由于企業經營不善要解除勞動合同可以嗎
可以,《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該條規定是關于裁員條件的基本依據。
(一)關于生產經營嚴重困難
當前狀況下,最易被采用的似乎是第二項的規定,即“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何謂“嚴重困難”?《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勞部發〔1994〕447號)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答案似乎很明確,是否發生嚴重困難,要看是否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但是,經查,沒發現哪個地方政府有規定過這樣一個標準。
(二)關于企業內部調整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第二個裁員情形是“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該規定存在一定的模糊,“轉產”到底指什么?比如一家小家電制造企業,從生產A型果汁機轉為生產B型果汁機是否屬轉產?轉為生產榨汁機是否屬轉產?轉為攪拌機、煎鍋或微波爐呢?或某產品停線不再生產呢?經營方式調整更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一個鼓勵變革的企業每天都在做經營方式上的創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對此予以明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宣傳提綱(勞社部發〔2007〕25號)中對該條進行了說明:“考慮到用人單位調整經濟結構、革新技術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放寬了用人單位在確需裁減人員時進行裁減人員的條件”,大致來講,該規定可以理解為企業內部因生產經營調整而產生富余勞動力的,可以裁員,是對企業裁員條件的放寬,對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尊重。經濟蕭條下,企業必然會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應對,轉產、經營方式調整就會有所發生,因此,當一個企業存在以上情形并產生富余人員時,可以抓住這條規定,適時進行裁員。
(三)關于客觀經濟情況變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第三個裁員情形是“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該條規定看似明白,深究則會疑問重重。什么樣的經濟情況屬訂立勞動合同時“所依據”的情況呢?行業快速發展算嗎?GDP持續增長算嗎?訂立勞動合同僅僅是個勞資雙方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很難理解需要“依據”什么樣的經濟情況?!爸率箘趧雍贤瑹o法履行”也是頗費思量。勞動合同中的基本義務是一方提供勞動一方支付報酬,只要企業還能付得起工資,勞動合同就能繼續履行下去,除此而外,還有什么“客觀經濟情況”的變化會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呢?對此模糊規定,在沒有明確的解釋文件出臺前,只能謹慎操作,保守使用??梢源_定的一點是,該條規定將裁員的前提限定為“客觀經濟情況”,區別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中的“客觀情況”,即非經濟性的情況變化不在本條規定裁員條件之列,畢竟裁員本身也是“經濟性”的。
(四)關于人數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該條中“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如何理解?是滿足以上人數條件才可以裁員呢?還是以上人數條件下的裁員才需要提前通知和報告政府呢?普遍的理解是前者,如有的學者將裁員定義為“用人單位基于法定的事由,與達到或超過法律規定人數的勞動者一定時間內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人數限定事實上也是勞動法理論上的通說。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宣傳提綱中有一句“二是放寬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程序要求?!秳趧臃ā芬幎?,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都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秳趧雍贤ā穼ⅰ秳趧臃ā芬陨弦幎▋热菡{整為,用人單位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應當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裁減人員不足二十人且占企業職工總數不足百分之十的,無須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即裁減不足二十人且低于職工總數百分之十的也可以裁員。該宣傳提綱雖然不是法律文件,但作為國家部委的正式發文,其規范作用不言而喻。《福建省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實施辦法》也有類似規定,該辦法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裁減人員……”,第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裁減人員,且單次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應按下列程序進行”,該規定也沒有將人數限制作為可以裁員的條件,只是作為需要進行報告等必要程序的情形。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網絡維權投訴哪個部門
2021-03-26醉酒駕駛會拘留多少時間
2021-02-10裁員常識
2021-01-19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