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工按照《勞動法》第31條規定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屆時即可解除勞動合同,應要求用人單位予以辦理相關手續。
(2)職工在合同期內按照《勞動法》第31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實際上已經違反了《勞動法》第17條的規定,也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因此,應依據《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要求職工承擔賠償責任或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
(3)職工依據《勞動法》第24條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合同,用人單位不應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
(4)職工違約出走下落不明,企業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立案后可采用郵寄送達或公告送達方式通知職工應訴,屆時不應訴者,仲裁委員會可作缺席裁決。當然,如有可能循線索找到職工,也可盡力找到本人,直接送達應訴通知書,這樣可將爭議解決的更為徹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訂股東協議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8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