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情形不構成專利權的侵犯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 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二) 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 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 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五) 為提供行政 審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以及專門為其制造、進口專利藥品或者專利醫療器械的。
二、侵犯專利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專利權人變更費用是多少
保護專利權期限為幾年?
專利權變更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抵押必須進行備案登記嗎
2021-02-06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治安處罰從重情節有哪些
2021-02-07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