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企業能成為單位行賄主體嗎
合伙企業不是法人,《解釋》沒有明確規定合伙企業是否屬于“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根據《合伙企業法》第二條,“合伙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各合伙人訂立合伙協議,共同出資、合伙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如合伙人均為單位的,合伙企業可以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沒有爭議。但合伙人都是個人的合伙企業能否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個人合伙企業的合伙事務執行人為謀取本企業的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應當認定為單位犯罪。理由:合伙企業的財產與各合伙人的私人財產的界限比較明確,合伙企業有自己的獨立的財產,即合伙人的出資和所有以合伙企業取得的收益都屬于合伙人的共有財產。合伙企業都有一定的組織形式,經營決策的作出具有整體性特征,合伙事務也有特定的執行人。
根據《合伙企業法》,執行合伙企業事務的合伙人,其在合伙協議的范圍內所實施的行為,對外代表合伙企業,由合伙企業享有利益,承擔責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將合伙企業作為獨立當事人進行管理的,比如頒發《合伙企業營業執照》,稅務部門也是將其作為獨立的納稅人進行管理,明顯區別于作為合伙人的個人。因此,合伙企業作為企業單位,能夠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
二、相關法律依據
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行賄罪定罪量刑。單位行賄是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其負責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獲取的不正當利益也歸單位所有。
如果在單位行賄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單位行賄所取得的非法利益中飽私囊,歸個人所有的,根據本條規定,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個人行賄罪處罰,即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l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對于私營企業是否能成為單位行賄主體這一問題,其實在《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只有具有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才能夠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在行賄案件中也要按照該規定貫徹執行,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擅自向社會發布農作物病蟲害預報或者災情信息怎么處罰
2021-01-21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