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支付時需要交稅嗎
依據(jù)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后,勞動者獲得用人單位的經濟賠償后,經濟補償是要計征個人所得稅的。
法律依據(jù):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yōu)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
近接一些地區(qū)請示,要求對企業(yè)在改組,改制或減員增效過程中解除職工的勞動合同而支付給被解聘職工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政策問題加以明確.經研究,現(xiàn)規(guī)定如下:
一,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shù)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shù)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shù),以其商數(shù)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yè)的工作年限數(shù)按實際工作年限數(shù)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三,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四,個人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guī)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金,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失業(yè)保險基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
五,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jù)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后,勞動者獲得用人單位的經濟賠償后,經濟補償是要計征個人所得稅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有關規(guī)定從事營利活動,有哪些行為將受到黨紀處分
2021-01-05被委托人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07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不立案就沒有回執(zhí)嗎
2021-01-20企業(yè)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申請專利后能否主動撤回
2020-12-31死緩減刑后最低執(zhí)行期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1-07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發(fā)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