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個合同法制度上概括合同終止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根據當事人的意思所致,例如債權人單方免除債務人的債務,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第二類是基于合同的目的已經達到,例如清償、混同。第三類是由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如合同無效、被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1條將這些原因細分為:
(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這是合同終止的最主要、最正常的原因,在當事人雙方均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履行了債務的情況下,債權債務得到清償,合同絕對消滅,不會由此產生新的債權債務。
大陸法系稱此為清償,清償即能達到消滅債權效果的給付。與履行系同義語,區別僅在于,履行是從合同效力的角度而言的,清償是從合同消滅出發所作的描述。因此,履行規則相清償規則是相同的。既然合同法已于第四章中對履行規則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所以,在本章中,合同法沒有重新規定清償規則,以使法律簡約。
(二)合同解除。大陸法系將合同解除作為對違約的一種補救方法,視為一種特殊的合同責任。所以,合同解除制度僅限于一方行使解除權的解除,在性質上有別于引起合同消滅的正常原出,故此合同解除不屈于合同消滅制度的范疇。但在我國以往的合同法理論以及立法實踐中,從來都以解除權解除和協議解除為合同解除制度的必要組成部分,并且認為合同解除是一項獨立的法律制度,原三個合同法對合同解除都加以專門規定即是明證。合同法在解除制度的設計上,一方面遵循了中國合同法的習慣做法,堅持將協議解除納入解除的規定中;另一方面對兩大法系已臻成熟的有關解除權制度予以了吸取,使解除權的法條規定得以完善。進一步地,將解除制度作為合同終止的原因子以定位,使協議解除和解除權解除統一于引起合同消滅的結果之上、兩者在性質上的差異由此得到調和。這種立法體例安排可謂最佳選擇。
(三)債務相互抵消。
(四)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百)債權人免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同歸于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規定的引起合同消滅的情形主要有:其一,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在合同被確定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情況下,原合同關系即告消滅,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上的新的損害賠償之債關系。其一,合同主體消亡。主體消亡并非合同消滅的必然原因,但在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債務性質本身決定,與當事人有不可分離關系的合同中,主體消亡,則合同關系必然消滅。此外,法律規定或省事人約定的合同有效存在期間屆滿合同消滅。等等。
在上述合同終止原因中,有的導致合同相對消滅,如合同解除、合同無效;有的導致合同絕對消滅,如抵消、免除、混同等,適用時應注意判別。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整理的內容,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死人判刑嗎
2021-01-19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違規領取失業金如何處罰
2021-02-18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