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專利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該條規定的表述,窮盡式地列舉了四種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即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只能是上述四種行為之一或者其組合。同時,我們可以把構成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的要件歸納為:
(一)必須有假冒行為,即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某種方式表明其產品為他人獲得保護的專利產品,或者其方法為他人獲得保護的專利方法,從而產生誤導公眾的結果;
(二)被假冒的必須是他人已經取得的、真實存在的專利;
(三)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應當是一種故意的行為,《專利法實施細則》第84條所列的四種行為均為故意行為。
因此,可以認為專利法實施細則明確界定了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正確適用刑法第216條填補了法律上的空白。
二、專利糾紛如何解決
專利權人在自己的專利權受到侵犯時,為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知識產權局)處理。
1、行政處理
專利侵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2、司法途徑
對以下三類案件,可以通過訴訟程序,由有民法院運用司法手段解決:專利民事糾紛案件、專利行政案件、專利刑事案件目前對專利民事糾紛案件有一審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管轄。
專利行政案件由用出處理決定的專利管理機關所在地的對專利案件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是對他人專利的侵權,此時行為人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還會涉嫌構成刑事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專利權也是申請之后才有可能被授予的,這與著作權不太一樣,一般普通作品的著作權是從其創作之日其就自動獲得了,但對于專利來講,必須要經過申請,滿足規定的條件之后才能取得專利權。成功被授予了專利權的,在未經專利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就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專利,否則的話就會被認定為專利侵權。
假冒專利罪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假冒專利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裁員常識
2021-01-19“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企業承包經營合同
2020-11-29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0承包合同格式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