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的期間內行使撤銷權,但具體期限有所不同。
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在合同保全中,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但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5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合同法》為了平衡和保護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以及維護市場交易的安全與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賦予了當事人撤銷權,但撤銷權的行使并非是無時間限制的權利,它有著法律規定的行使期間。如果撤銷權人在該期間內未行使撤銷權,則其撤銷權消滅,當事人不得再以存在撤銷事由為理由,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合同法解釋(一)》第八條規定,該撤銷權行使的期間是個除斥期間、不變期間,不發生任何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后果。但是,《合同法》與《民法通則》在撤銷權行使的起算點上是有所出入的。
根據《合同法》第55條的規定,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為1年,其起算點是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
根據《民法意見》第73條第2款的規定,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一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合同法》作出如此的規定,并非將撤銷權行使期間的性質改變為訴訟時效,而是基于《合同法》在合同撤銷的原因上,采取了廣義的規定,把因“欺詐、脅迫以及乘人之危”確定為合同可撤銷的原因。這與《民法通則》規定的兩種可撤銷行為(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有所不同。就欺詐而言,在實踐中,因受欺詐訂立的合同往往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受欺詐一方不可能在行為成立之時即發現對方的欺詐行為,如仍以民事行為(簽訂合同)成立之時作為除斥期間的起算點,無疑對受欺詐一方是不公平的,這樣的規定也違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則。
因此,《合同法》將撤銷權的起算點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是合理的。《民法意見》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司法解釋,而《合同法》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訂的,其法律效力顯然要高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因此,在實踐中應當優先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55條第2款的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該權利消滅。合同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撤銷權屬于民事權利,其是否行使取決于權利人,權利人當然可以放棄其撤銷權。
由此可見:合同的撤銷權適用《合同法》將起算點規定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計算,為期1年。超過一年,人民法院將不再受理。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來說,在一些在債務關系中債務人在發生之日五年之內,如果沒有申請撤銷權的話,這種情況撤銷權就會被消滅了,對于一些可變更的民事行為的話,要在一年之內去提出,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協議條款不合法影響轉包效力嗎
2020-11-12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