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變更帶來損失怎么辦
合同一經依法成立,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的規定嚴格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和解除。合同訂立后,不得因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
合同法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承辦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簽訂的經濟合同,都是以法人的名義進行的,合同依法成立后,由法人承擔義務和享受權利,并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是由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享受權利、承擔義務和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合同不能因承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否則,應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變更或解除合同,是屬于合法的法律行為,而不是違約行為,因而不能對負有責任的一方予以法律制裁,但是,變更和解除合同行為的合法性,并不能免除負有責任方的一切經濟責任。因變更或解除合同致使一方遭受損失的,除依法可以免除責任的以外,對造成損失負有責任的一方應賠償對方的損失。
在什么情況下一方可撤銷合同
第一,合同是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重大誤解,是指誤解人做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
第二,合同的訂立顯失公平。顯失公平,是指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使一方遭受重大不利。其構成要件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這種不對等違反公平原則,超過了法律允許的限度;受害人是在缺乏經驗或緊迫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第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其中,欺詐是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因而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偽真實或者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其構成需要有欺詐行為,欺詐人有欺詐故意,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于錯誤,受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以及欺詐違反法律、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脅迫是指對方當事人表示施加危害,使其發生恐懼,并且基于此種恐懼而為一定意思表示的行為。其構成需以下要件:存在脅迫行為,脅迫人有脅迫的故意,受脅迫人因脅迫而發生恐懼,受脅迫人因恐懼而為意思表示,脅迫人所表示要施加的危害屬于違法或不當行為。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變更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有很多人會覺得合同存在重大誤解,或是顯失公平而想比變更合同,但卻不知道是否會給對方帶來損失,也不知道變更是否需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飼養動物損害到他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28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保險公司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