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變更合同的期限
合同期限指合同的有效時間,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終于合同的終止之時。當合同雙方就合同變更達成一致時,可以更改合同的期限。
二、可變更合同的情形
可變更合同在我國現行《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里稱為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可變更合同的情形: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1、表意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2、表意人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了重大誤解;
3、誤解是由誤解方自己的過失造成的;
4、誤解是誤解一方的非故意行為。
(二)顯失公平的合同
1、合同在訂立時就顯失公平;
2、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受害的一方在訂立合同時缺乏經驗或情況緊迫。
(三)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
(四)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可與勞動者協商,對勞動合同進行變更,如果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般有如下情形:
(1)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已經修改或者廢止。
(2)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用人單位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者根據市場變化決定轉產、調整生產任務或者生產經營項目等。
(3)勞動者方面的原因。如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勞動能力部分喪失、所在崗位與其職業技能不相適應、職業技能提高了一定等級等,造成原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如果繼續履行原合同規定的義務對勞動者明顯不公平。
(4)客觀方面的原因。這種客觀原因的出現使得當事人原來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的履行成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
這時應當允許當事人對勞動合同有關內容進行變更。主要有:由于不可抗力的發生,使得原來合同的履行成為不可能或者失去意義。
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所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戰爭等。
由于物價大幅度上升等客觀經濟情況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的履行會花費太大代價而失去經濟上的價值。這是的民法變更原則在勞動合同履行中的運用。
上述內容就是小編針對可變更合同期限是如何的問題給大家帶來的解答。可變更合同的期限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更多與其相關的內容有利于我們充分維護自身權益,減少工作和生活中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小編建議您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將從您的切身利益出發,并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作出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罰金和罰款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和使用權
2021-03-26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