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脅迫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被脅迫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屬于無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二、無效合同的認定原則
1、不非(違)法即合法有效原則。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合同違反某強制性規定無效,合同才能被認定為無效,否則,一概不無效,此即所謂“法不設責即豁免”。
2、慎重對待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一般性規定的合同,不再被確認為無效。
3、認定合同無效一般應以當事人請求為前提,法官不要輕易主動地去認定和宣告。要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該請求權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根據合同法理論及《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來看,在法院作出合同無效的認定之前,該合同應該是有效的。
4、法官要慎重行使民事行為效力的釋明權。在司法實踐中如當事人未主張合同無效,則合同無效的確認是法官裁量的結果。筆者以為,除非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導致合同無效,法官以不釋明為宜,因為在此情況下認定合同無效是法官自由心證的結果,對此一二審法院及不同法官之間的認識會有所不同,這就可能會導致案件處理結果不同。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被脅迫簽訂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是屬于無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抵押合同能否約定清償順序
2020-12-30沒衛生許可證怎么處罰
2020-12-02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轉賬支票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9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