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從什么時候起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
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應當具備下列要件:
1、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須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禁止的;
2、合同的當事人具有規避法律的故意;三是當事人為規避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對非法目的進行了掩蓋。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需要說明的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的合同,當事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致,均則非所問。只要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則就確認該合同無效。可以通過訴訟請求合同無效。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無效的合同包括的類型有很多,如果他人以欺騙的方式來簽訂合同,那么在簽訂的合同今日起那么這個合同就是無法生效的,如果我們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是不公平的,也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權轉讓的流程
2021-03-09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規定是什么
2020-12-17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