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預期利益損失能否賠償
一、問題提出
根據《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合同無效后產生幾個法律后果,分別為:返還財產或者折價補償、賠償損失。在涉及賠償損失這一環節,除了為了履行合同而已經實際支付的費用之外,損失的范圍是否包含合同得到實際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履行利益損失?
二、觀點聚焦
在一起案例中,就上述問題發生了爭議。
甲承包了乙的一個磚廠,簽訂合同后,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甲添置了生產設備并修建了生產磚窯。在甲尚未實際開展經營、履行合同之前,雙方簽訂的合同因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主要因乙的過錯造成)而被確認無效。甲遂起訴到法院,要求乙賠償添置生產設備及修建生產磚窯支出的費用、并要求乙賠償承包期內可以獲得的經營利潤。
那么,甲的訴訟請求是否能夠獲得法院的支持?
三、實務解析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因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法律特別規定的情形,雖然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合意,但卻不能發生合同受法律保護、認可的法律后果。合同一旦被確認為無效,其無效的后果即從合同訂立之時發生。因履行無效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實物,均應當返還。因合同一方的過錯導致合同無效的,應當賠償給對方造成的損失。雙方當事人均有過錯的,按過錯程度各自分擔損失。
該案例中,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為承包經營利潤能否得到支持,其實涉及的是合同無效的損失賠償范圍問題。
首先,需要判別無效合同的損失屬于什么性質?有人認為是違約責任,筆者認為該種觀點不正確,因為違約責任存在的前提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其性質屬于有效合同債務。而無效合同自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無效合同的損失與有效合同債務不同,該損失屬于締約過失責任性質。
其次,締約過失責任的最主要承擔方式為損害賠償,損害賠償的對象為信賴利益。信賴利益損失指締約人信賴合同有效成立,但因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者被撤銷等而遭受的損失,表現為既有財產的減少,即為了準備履行合同而支出的經濟費用。與信賴利益相對應的概念為履行利益(也可稱為預期利益),是指合同有效成立的情況下,當事人因履行合同而可以獲取的利益。兩者適用于不同的情形,前者適用于合同無效的情形,后者適用于合同有效的情形。
此案例中,甲要求乙賠償承包可得的經營利潤,該經營利潤本質上即屬于履行利益。由于雙方簽訂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因而甲的經營利潤損失主張不能得到支持。但甲主張的添置生產設備及修建生產磚窯支出的費用,則屬于信賴利益范疇,依法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甲在合同無效的情形下也存在過錯,亦應當在過錯范圍內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
如果因為一方錯誤導致合同無效的就需要賠償另一方因此受到的經濟損失,并且因履行無效合同而取得的財產、實物,均應當返還,締約過失責任的最主要承擔方式為損害賠償,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公司驗資金要多久
2020-12-12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注意什么
2020-12-29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拆遷補償打官司要多長時間
2020-12-13禁養區養殖場拆遷補償都有哪些政策
2021-02-24農村違建房拆遷補償標準一平方多少錢
2020-12-11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要怎么寫
2020-12-05成都房屋拆遷補償的法定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