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合同的概念、表現形式及無效情形和法律責任在現實生活中,當事人一般通過訂立保證合同來明確保證權利義務關系。所謂保證合同,是指保證人和人達成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代為履行或連帶責任的協議。保證合同的當事人稱為保證人和被保證人。
《合同》規定,保證人與債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保證合同。當事人僅有訂立保證合同的意思表示,沒有訂立書面的保證合同的,不能認定當事人之間設立了保證法律關系。
保證合同作為的一種,相對于主合來說,屬于從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一是保證人與債權人訂約作為保證合同成立的典型形式;
二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主債務人共同訂立合同;三是保證人單獨出具保證書。此外,保證合同還包括第三人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而成立保證合同和主合同中雖然沒有保證條款,但是保證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證人的身份簽字或者蓋章而成立的保證合同。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保證合同可能因以下情形而歸于無效:
(一)法人的分支機構、內部職能部門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或者超出授權范圍于債權人訂立保的證合同。
(二)主債權人一方或者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惡意傳統,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提供保證而訂立的保證合同。
(三)國家機關作為保證人,和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違反法律規定提供擔保,與債權人訂立的保證合同合同無效。但是,國家機關經國務院批準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以及從事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為保證人的,如無其他導致保證合同無效的情況,其所簽定的保證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四)學校、幼兒園、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與債權人訂立的保證合同。
(五)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以公司財產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而訂立的保證合同。
(六)主合同無效而導致保證合同無效。
此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外保證[擔保]合同無效:
(一)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對外擔保的;
(二)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為境外機構向境內債權人提供擔保的;
(三)為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外商投資企業中的外方投資部分的對外債務提供擔保的;
(四)無權經營外匯擔保業務的金融機構、無外匯收入的非金融性質的企業法人提供外匯擔保的;
(五)主合同變更或者債權人將對外擔保合同項下的權利轉讓,未經擔保人同意和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擔保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保證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所謂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損失,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保證合同無效而導致信賴利益的損失主要包括:
1.締約費用,包括郵電費用、赴訂約地所支出的合理費用;
2.準備接受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所支出的合理費用;
3.債權人支出上述費用所失去的利息;
4.喪失得到合格保證人的機會所遭受的損失等。
締約過失責任的成立要件為:
1.此種責任發生在締約過程中,而非發生在合同成立后。若合同已經成立,因一方當事人過失而致使他方損害,就不屬于締約過失責任,而是違約責任,對方可以行使違約責任請求權或合同損害賠償請求權。
2.締約一方違反先合同義務。先合同義務,指自締約人雙方簽訂合同而相互接觸磋商開始逐漸產生的注意義務。這種義務是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隨著債的關系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學說上又稱附隨義務,主要包括:注意義務、告知義務、照顧義務、忠實義務、保密義務、不作為義務。違反了這些義務,即構成締約過失。
3.對方當事人受有損失。該損失僅為財產損失,為信賴的利益損失,而非履行利益損失。
4.違反先合同義務與該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5.違反先合同義務有過錯,即對合同無效、被撤銷、不成立的有過錯。合同違約責任不以過錯為要件,這是兩責任的主要區別。
保證合同無效的責任承擔情形主要有:
1.主合同無效,保證[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
2.債務人與保證人共同欺騙債權人,訂立主合同和保證合同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由保證人與債務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3.主合同債務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欺詐、脅迫事實的,保證人可要求撤銷或請求確認保證合同無效,不承擔民事責任。
4.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保證人可要求撤銷或請求確認保證合同無效,不承擔民事責任。
5.主合同有效而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保證人和債務人對主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保證人有過錯的,保證在不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1/2范圍內承擔民事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保證合同的表現形式及無效情形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征地拆遷中,航拍圖有時間截點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