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借款合同無效,企業間借款合同無效該怎么辦?
1、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受損害方的變更權或撤銷權應當依法行使。
2、在民間借款合同關系中,貸款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款合同無效,不受合同法的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款行為,人民法院在審理中,還可依法予以制裁。
3、根據有關司法解釋,企業之間相互借貸的貸款人或者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出資方尚未取得約定利息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中,應當確認雙方的借款合同關系或者聯營合同關系為無效,對雙方約定的利息還要依法收繳。
《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同法》第59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從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看,對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應依據維護金融秩序原則、過錯責任原則及公平原則等原則處理。根據以上原則,企業之間借貸關系被確認無效后,對涉及的借貸本金、利息及損失可作如下處理:
對借貸本金的處理:借貸本金作為無效借貸合同的標的物,必須全額返還給出借方,而不適用損害賠償予以替代。
對借款利息和損失的處理:在借貸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對合同中約定的利息和利潤一般不予保護。
在實踐中,對無效借款合同項下的利息的處理一直都是沿用最高人民法院《聯營糾紛解答》的規定,即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處以相當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罰款。
在民間借款合同實踐中,存在很多由于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條款的違法性,而導致借款合同的條款部分或者全部無效的情形,上文我們為大家介紹了哪些借款合同無效。另外,還為大家介紹了企業間借款合同無效該怎么辦,當事人可以根據相關提示,處理借貸的本金、利息以及借貸過程中所受的損失。如果沒辦法達成協議,可以請律師協助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哪些房產糾紛可向法院起訴
2021-02-13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疫情期間被隔離扣工資嗎
2021-03-09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