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方主體不合格合同是否成立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
所謂民事主體合格即指行使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1993年經濟合同法修正案第七條規定: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簽訂的合同無效。1985年國家工商局《關于無效經濟合同的確認》文件中規定:非法人團體對外簽訂的合同無效。以此為據,審判實踐中因為主體不合格被確認合同無效的情況很多,尤其是非法人組織機構簽訂的合同被確認無效的比例更高。從各國立法看,大多數國家對主體不合格合同不簡單地作無效處理,而是作為效力待定合同,其效力由權利人決定。對非法人組織機構簽訂的合同也不作無效處理,而是從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出發,確認該合同有效,但善意第三人有重大過失的除外。
合同作為一種雙方民事法律行為,一旦訂立必然產生相應法律后果,因此,客觀上要求訂約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以承受合同權利義務。但主體缺乏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即主體不合格,只可能導致合同權利義務的不能實現或可能損害第三人的利益,并不因此損害一般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同時,實踐中對于許多主體不合格合同,作為權利義務人的第三人是愿意承受該合同權利義務的,如被代理人追認代理人超越代理權訂立的合同,法定代理人承認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行為等,對此情況,法律應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確認該合同有效。因此,主體不合格合同一律被確認無效與法理不符,而且不利于市場交易秩序的穩定?!逗贤ā肺諊饬⒎ǖ挠幸娼涷灒m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把主體不合格合同規定為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制度是一種合同效力的轉換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因主體不合格而導致合同絕對無效的情況,而把這類合同的效力決定權歸于權利人,充分體現了合同法鼓勵交易、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契約自由、減少無效合同的立法價值趨向,而且這一制度有利于保護權利人的利益,同時也兼顧了相對人的利益。
合同一方主體不合格的合同是可以認定為無效的,建議要是有簽訂這份合同的話,其中一方可以主張解除這份無效合同。面對合同一方主體不合格的情況合同是否生效跟具體合同生效的要求等,在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應該要積極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終止孕婦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15單位和個人使用可循環物品會得到政府支持嗎
2021-02-20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哪些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17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