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小高是某公司一名工程師,公司的很多項目和專利設計小高都進行了參與。另一家從事同類行業的公司重金聘請小高加入,并許以公司股份,因此小高決定辭職加入新公司。某公司在小高離職時要求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并約定了期限、補償金和違約金的數額,小高為了更快的離職而簽訂了該協議。在簽訂該協議之后,小高馬上進入新公司上班。某公司得知小高加入新公司的事情后,找到小高要求其立即按照競業限制協議的約定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并支付違約金。但小高以某公司沒有支付補償金的理由予以拒絕。某公司認為小高的行為侵犯了公司的商業秘密,違反了競業限制協議的約定,向法院起訴,要求小高支付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違約金。
法院接到材料后,以勞動爭議案件應仲裁前置為由,不予立案。后某公司向勞動仲裁委申請了勞動仲裁,仲裁委予以立案并進行了審理。
案例二:謝某是某公司的技術人員,入職時就與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及競業限制協議。謝某在與公司合作的過程中發生了矛盾,因此謝某與公司解除了勞動關系。后來,謝某應聘到了另外一家從事該類業務的公司工作,并在工作過程中使用了原公司的一些商業技術和秘密,對某公司的經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某公司遂以謝某違反協議約定,侵犯商業秘密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為由,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法院對該案予以立案并進行了審理。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來看,雙方均簽訂了競業限制協議且發生糾紛,但是訴訟程序卻是截然不同的。這是為什么呢?
原因在于案由不同。在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2月公布的最新案由里面,可以看到兩類與競業限制相關的案由。一是屬于“勞動爭議”中的“競業限制糾紛”,還有一類則是屬于“不正當競爭糾紛”中的“侵害商業秘密糾紛”。前者是違約糾紛,后者是侵權糾紛。通常而言,違反競業限制的行為,往往也涉嫌侵害商業秘密。因此,用人單位往往可以選擇上述兩類案由的一類去起訴或仲裁。
兩類案由的選擇會帶來什么區別呢?
首先就是程序不一樣。
如為競業限制糾紛,則用人單位應先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任何一方可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有侵害商業秘密糾紛,則用人單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其次,被告或被申請人不一樣,或者說責任主體不一樣。
競業限制糾紛中的被申請人只能是員工,但侵害商業秘密糾紛的被告,可能是員工以及員工新任職的單位,甚至可能還有其它對侵害商業秘密有過錯的第三方。其三,兩者的舉證責任也不一樣。最后,也并不是所有違反競業限制的行為都是侵害商業秘密的行為。
因此,一旦發生爭議,選擇什么案由還是有必要咨詢專業律師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罰分又罰錢,開車打電話是否違法
2020-12-13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委托代理
2020-12-10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全國沒有統一的拆遷補償標準,那該怎么補償
2021-02-05“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申請宅基地資格與流程是什么
2021-01-21涉及拆遷的租房合同怎么寫
2020-11-13房屋拆遷的裝修費應該給租房人嗎
2020-11-16農村征地時拆遷方有哪些最常見的不規范行為
2021-01-20抵押的房子現在找不到抵押人沒過戶又要拆遷
2021-02-28大連房屋拆遷證據保全公證材料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