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合同解除權的幾個問題的探討
1、解除權的種類
合同的解除權分三種。第一種為協議解除,當事人雙方經過協商,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即可解除合同,這是合同自由原則的體現。
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第二種為約定解除,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行使解除權的條件,待條件成就時單方解除合同。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三種解除權稱為法定解除權”或單方解除權”,是指在符合法定條件時,當事人一方有權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又可分為法定事由解除和法定任意解除,法定事由解除必須有法定的事由出現,一方或雙方才能享有解除權,如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而法定任意解除是指對于特定的合同,無須法定事由,一方或雙方即有解除權,如合同法第410條規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除不可歸責于該當事人的事由以外,應當賠償損失。”
2、法定事由解除權行使的主體
我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據此,多數人認為,合同的解除權行使主體,除因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的因素導致合同無效外,只能是受害方享有該權利,違約方不得行使。筆者認為,在上述法條列舉的第一種情況下,應認定當事人均得享有解除權,其中任何一方均得以通知對方的方式行使,但在第二至第四種情況下,解除權是否只能由守約方單方享有值得研究。多數人從誠實信用角度考慮,認為不應當賦予違約方合同解除權,否則會助長擅自毀約的風氣,對市場秩序極為不利。但筆者認為,除了交易安全和秩序,還要兼顧成本和效率,以實際效果來考證合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性,在特定情況下,違約方也可享有合同解除權。
我國將繼續履行放在違約救濟形式的第一位,繼續履行成為違約救濟形式的第一位,繼續履行成為違約救濟的首要措施。提倡實際履行采取補救措施,借助國家強制力讓當事人一方承擔繼續履行的違約責任,無疑有助于合同目的正常實現。但是,繼續履行這種救濟方法的適用是有局限性的,因為相當大部分合同不適用繼續履行,如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債務的標的物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繼續履行的非金錢債務,等等。上述合同法定解除的情形,要么是違約方拒不履行,要么是違約行為已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如果此時違約方主張解除合同,表明其已無意再履行合同,若是堅持合同解除權只能由守約方行使,則合同不能解除,表面上制裁了違約,保護了守約方利益,但實際效果未必很好。如果違約方仍堅持不履行合同,守約方訂立合同的目的最終也無法實現,不支持違約方行使合同解除權,不但起不到保護守約方的作用,反而擴大了守約方的損失,同時也使該合同長時間處于不健康狀態,對整個市場秩序造成進一步的破壞。所以筆者認為,在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的第二至四種情形下,違約方和守約方都應享有合同解除權,只不過違約方解除合同的情況下,應注意充分保護守約方的利益,違約方嚴格地承擔違約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解除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裁與訴訟是什么關系
2020-12-02滴滴車司機殺人如何判
2021-01-28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四荒土地轉包年限是多少年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