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判決內容
提存的效力包括三個方面:
①提存人與提存機關間基于公法上的保管關系所生之權利義務;
②債權人與提存機關間基于提存關系的涉他性所生之權利義務;
③涉他性的提存關系對于債務人和債權人間的債務關系產生的影響。
而對于清償提存,其實質乃是清償本身的代用,公法上的保管只是其形式,從而自清償之目的出發,充分考慮提存固有的模棱兩可的特點(因其本身并不等于清償),如何協調債務人、擔保義務人、債權人各方利益,以哪一方利益為重心,乃成為制度設計上的難點。是否應賦予提存人以取回權,以及賦予取回權的情況下,取回權與債權人之領取權的相互關系如何,這些問題便集中反映了這種設計上的困難。
提存的判決:
1.提存機關有保管提存標的物的權利和義務:提存機關應當采取適當的方法妥善保管提存標的物,以防毀損、變質或滅失(《規則》第19條第1款)。提存機關得自為保管,亦得使他人代為保管。前者,如公證處以自備之專用設備保管有價證券或貴重物品。后者如公證處將提存之貨幣委托被指定的銀行記入公證處的提存賬戶,租用銀行保險箱保管有價證券或貴重物品,又如對無法提交但經驗收的標的物委托他人代管(參照《規則》第14條)。提存機關對提存標的物不得擅自處分,惟于不宜保存、到期未予領取或逾保管期限之提存物品,得拍賣標的物并保存其價款。對于不適于長期保管或長期保管損害其價值的物品,以及6個月的保管費用超過物品價值5%的,以6個月為保管期限,逾期,公證處得拍賣并保存價款(《規則》第19條第2款、第20條)。
2.提存人的返還提存物請求權:提存人可以憑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或提存之債已經清償的公證證明取回提存物。提存受領人以書面形式向公證處表示拋棄提存受領權的,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規則》26條第1款,第2款)。這里所謂的“判決、裁定”是什么內容的裁判?指有關提存之債已消滅(如清償、免除、抵消、解除、被撤銷等)的裁判,還是別有所指?此處所謂裁判的范圍含糊不清。而所謂的“提存之債已經清償的公證證明”也成問題。即已清償,何以非用公證證明不可?債權人出具證明難道不可以嗎?(又依《規則》第17條,提存之債從提存之日即告清償。提存之債即從提存之日已告清償,則作為提存原因之債務因此而消滅。現提存人又于提存之外,別為給付,實已無可清償之債務矣。債權人縱為受領給時,因其債權已被消滅,轉化為保持給付之原因之債權亦已不存在,結果所謂的已經清償,必也其受領給付者在法律上構成不當得利。)又受領人拋棄提存受領權,提存關系應該消滅。蓋提存關系中,因債權人遲延或不清,不得不行提存之法,故賦予債權人以受領權是目的,讓提存機關保管,則是達此目的之手段。因此提存機關,對于提存物之保留,本無何等利害關系也[44],現受領權已被拋棄,目的不達,作為手段之保管關系亦無存續之必要,故提存人得取回提存物。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提存的判決的一些介紹了,提存的判決效力是比較強大的,如果說當事人不履行判決的話,是可以申請強制履行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租人優先購買權被侵犯后應怎么尋求救濟
2020-12-20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