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公證的法律依據
提存是清償債務的一種特殊方式。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因債權人的原因使債務人無法直接向債權人還債,債務人可將要還的錢或物提交于法定的提存機構,由提存機構按法定程序交付給債權人。自提存之日起,視為債務人履行了給付義務,提存物及風險責任轉歸債權人。
(2)在合同中約定以提存方式給付錢、物,可消除雙方的不信任感,促使合同正確履行。
(3)監護人、遺產管理人、遺囑人或贈與人為保護被監護人、繼承人、遺囑受益人或未成年受贈人的利益,可將其管理、贈與或遺囑處分的財產提交給法定的提存機構,待上述受益人成年或能夠管理自己的財產時或提存人設定的其他條件成熟時,由法定提存機構轉交給受益人。
同時,提存也是擔保的一種特定形式。根據合同的約定,擔保人可將擔保物(金)提交到法定的提存機構,以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待條件成熟時,提存機構根據雙方的約定,將擔保物交付債權人或退還擔保人。以擔保為目的的提存具有保證債物履行和替代其他擔保形式的法律效力。
提存公證是從提存發展而來的。提存作為法律制度最早起源于羅馬法。在現代民法上,提存的理論已相當發達,有關提存的法律規定也日益具體、全面,在民法提存制度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形成了提存公證。應該說提存公證的目的與基本原則與提存是相通的,都是以民法為基礎和依據的。
在我國,提存制度是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的。我國司法實踐中曾實行過提存,但在立法上最早確立提存的,是1981年12月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該法第19條第4款關于定作方受領遲延的規定即“定作方超過領取期限6個月不領取定作物的,承攬方有權將定作物變賣,所得價款在扣除報酬、保管費用后,用定作方的名義存入銀行”。顯然,這種規定,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障是不夠的,也缺乏可操作性。
我國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對提存未作明確規定,這是立法的缺漏。為彌補這一不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4條對提存作了補充規定,即“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債務人履行義務”,債務人對將履行的標的物向有關部門提存,應當認定債務已經履行。但提存的形式單一,適用面較狹窄。1995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首次從立法上規定了另一種形式的提存,即擔保提存。所謂擔保提存是指國家有關機構對債務人或擔保人為保證債的履行而交付的擔保物或其替代物進行寄存、保管,在債務人履行債務時向提存人發還提存物或將提存物交給債權人作對價,在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按提存合同將提存物交給債權人或依法作其他處理的民事法律制度。
我國司法部于1995年6月2日簽發的《提存公證規則》,進一步確立了提存公證的法律制度,從公證機構如何辦理提存公證的角度,詳細規定了提存的目的、條件、程序、法律效力等問題。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1條明確規定了“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為合同權利義務關系終止的情形之一,并以第101~104條規定了提存的原因、風險責任、法律后果等問題,從而使我國的提存法律制度更為健全。上述法律規定構筑了提存公證的法律基礎,為開展提存公證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好了,以上就是律霸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提存公證的法律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并且能讓您知道您所遇到的問題的下一步該怎么去做。如果您遭遇了這樣的問題,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為自己捍衛公平,如您需要法律咨詢,請進入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相信定會有完美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怎么賠償
2020-12-252020發生醫療事故醫院不解決怎么辦,醫療事故哪里管
2020-11-23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沖突類型具體是怎樣的
2021-01-17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要定期查驗嗎
2021-02-28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