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民事法律行為中的脅迫
脅迫一般包括以下兩種情形:(l)以將要發生的、會造成被脅迫人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2)以直接對被脅迫人或其親友實施不法行為,造成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生命、財產、名譽、自由、信譽的損害進行脅迫。此種情形下,不僅合同無效,而且脅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脅迫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承擔侵權行為責任。
和構成欺詐行為類似,構成脅迫也必須具備4個要件:
(l)脅迫人具有脅迫的故意。脅迫的故意,包括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明知會造成被脅迫人發生恐懼而故意進行威脅;第二層是希望通過脅迫行為使被脅迫人作出某種意思表示。
(2)脅迫人實施了脅迫行為。脅迫行為既可以以將來發生的損害,也可以以直接發生的損害相威脅。受脅迫危害的人既可以是被脅迫人的被代理人,也可以是被脅迫人的父母、配偶、兒女等親屬。受危害的客體是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或者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
(3)被脅迫人因脅迫而訂立了合同。該要件要求脅迫行為與被脅迫人的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脅迫行為是非法的。如果一方有合法根據對另一方施加壓力則不構成脅迫。
脅迫和欺詐是兩個比較相近的概念,因為二者主觀上都有故意,并且其實施的行為都具有不法性。但是,脅迫的危害程度較欺詐為大,因為欺詐僅是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隱瞞真實情況,從而使對方陷入錯誤;而脅迫則以對方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相要挾,如果直接給對方或其親友造成損害,則構成侵權。
民事行為的種類
民事行為法律行為
民事主體通過意思表示調整自身利益的具有規范性質的行為。[2]《民法總則》第133條修正了《民法通則》中將法律行為局限于“合法行為”的錯誤規定,強調了法律行為中“意思表示”的要素。由此,法律行為可以是有效的法律行為,也可以是無效的法律行為,或者是效力待定的行為、可撤銷、可變更的行為。
民事行為準法律行為
行為人以法律規定的條件業已滿足為前提,將一定的內心意思表示于外,從而根據法律規定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為。它主要包括意思通知行為、觀念通知行為和感情表示行為以及原宥。[3]
這種行為仍屬于表意行為,但其效力非基于表意人的表意,而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民事行為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民法上效力的表意行為。準民事行為可分為催告、通知以及寬恕。
1、催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8條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在相對人的催告行為中,雖然可以看出相對人的意思,但其法律后果只是為期一個月的期間的開始,期間屆滿后,對方仍未作出表示的,視作拒絕追認。這一后果的產生與催告人具有何種意思毫無關聯。在一般情況下,催告人更希望對方作出追認表示。
2、通知。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03條第1款規定:“召開股東大會會議,應當將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審議的事項于會議召開20日前通知各股東;臨時股東大會應當于會議召開15日前通知各股東;發行無記名股票的,應當于會議召開30日前公告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和審議事項?!痹谶@類行為中,行為人表示的并不是某項意思,而是一種事實或者情況,通知行為所發生的法律后果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基于當事人的意思。
3、寬恕。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條規定:“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或者遺棄被繼承人的,如以后卻有悔改表現,而且被虐待人、被遺棄人生前又表示寬恕,可不確認其喪失繼承權?!睂捤∈且环N以感情為表意內容的行為,但被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并非寬恕內容所包含,而是基于法律規定而發生的法律后果。
民事行為事實行為
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民事案件的上訴時間的相關內容。綜上所述,民事案件的上訴時間一般可以分為判決為15天,裁定為10天。民事案件的上訴一般是由于對法院的一審不服的情況,而提起的上訴。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調解被告不到場怎么辦
2020-12-24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