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的延期審理法律依據為《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其解釋如下:延期審理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于發生了法律規定的情況,致使人民法院不能在原定的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時,人民法院把已經開庭審理的案件,改到另一日期進行審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確因突然患病等正當理由沒法到庭,審查證據、認定事實等就難以進行,這將影響人民法院正確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審理。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延期審理。
4、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比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繼續開庭審理等。
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對下次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能夠即時確定的,應當當庭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即時確定的,可以在確定以后另行通知。
司法實踐中,發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準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并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遇到法院做出了延期審理,想要爭取權益的人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詢問看看如何更好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出質意味著什么
2021-01-18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