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車輛出險后,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以車主在事故發生后未及時向其報案為由拒絕理賠。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保險公司應賠付原告周先生事故理賠款人民幣10萬元。
2003年11月28日,保險公司簽發機動車輛保險單,被保險人為周先生,其中車輛損失險11.2萬元、第三者責任險10萬元及不計特約險,保險日期為一年。
2004年2月11日晚,周先生的司機張某駕駛保險車輛在行駛途中與騎車人胡某車前輪左側處相撞,造成胡倒地受傷及兩車物損的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胡承擔主要責任,周先生一方承擔次要責任。因雙方對賠償未能達成一致,胡某于2008年8月以損害賠償為由訴至法院,經法院判決后,周先生一方賠付了胡某12.6萬元。今年8月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支付理賠款。
周先生訴稱,投保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經法院判決,已賠付了案外人12.6萬元。因在賠償完畢后向保險公司理賠未果,故要求保險公司支付理賠款10萬元。
保險公司辯稱,周先生在事故發生后未及時向本公司報案,在索賠時,公司才知道事故的發生,發生保險事故及時報案是被保險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如果被保險人沒有履行此義務,保險人可以依合同約定拒絕賠償。
庭審中,保險公司堅持認為未查到周先生當時的報案記錄,周先生沒有履行報案義務,公司有權拒絕賠償。而周先生堅持自己的主張,認為在事故發生后已通過原代辦購買保險合同的汽車銷售公司向其進行了報案,保險公司查不到報案記錄不能據此推定自己沒有報案。
法院認為,關于保險公司以周先生未在事故發生后予以報案而拒絕理賠,首先,保險公司對于受理被保險人的報案均不予出具已接受報案的憑證,在對是否報案發生爭議時,被保險人對此處于很不利的舉證地位,故在保險公司存在此種受理報案工作程序前提下,適用此條款免除賠償責任不盡合理;其次,保險合同中設置此條款的目的應該是在于防止人為擴大損失、預防出現制造假事故等道德風險,而本案所述事故及損失已為法院生效判決所確認,并不存在條款所要避免的風險。現保險公司僅以周先生未及時報案而拒絕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收購的公司要注銷嗎
2020-11-11合同寫上作廢算不算作廢
2021-03-20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商標被搶注如何提出商標異議
2021-03-09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