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理方式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所謂書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不需要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不進行法庭調查和辯論,只根據上訴狀、原審案卷材料和其他書面材料進行審理,就作出判決或裁定的審理方式。就法律規定而言,目前在我國三大訴訟法中,只有行政訴訟法規定了書面審理這一審理方式。
在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中,適用書面審理方式的前提,必須是案件事實清楚。如果案件事實不清楚或存有爭議,人民法院應開庭審理。《行訴法解釋》也明確規定,當事人對原審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有爭議的,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不清楚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實行書面審理,不允許獨任審判,而必須由合議庭審理;同時,合議庭必須審閱全部案卷材料。
(二)審理對象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范圍的限制。
(三)審理期限
人民法院第二審行政案件,應當自收到上訴狀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四節行政訴訟審判監督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依法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程序,也稱再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雖與第二審程序一樣具有救濟作用,但與第二審程序不同,它所針對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屬于事后救濟手段。審判監督程序并非每起行政案件所必經的程序,也不是第二審程序的繼續,只有在生效裁判確有錯誤,需要進行再審時,才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這一特殊程序的存在,目的在于貫徹審判工作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及時糾正錯案,保證人民法院的辦案質量,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夫或妻一方有權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嗎
2021-03-24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形式發票要列舉清楚哪些內容
2021-03-18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買了保險≠進了保險箱 六種情況下汽車出險不賠
2021-01-03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如何進行土地流轉
2021-03-22房子評估要多久才能拆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