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理方式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所謂書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不需要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不進行法庭調查和辯論,只根據上訴狀、原審案卷材料和其他書面材料進行審理,就作出判決或裁定的審理方式。就法律規定而言,目前在我國三大訴訟法中,只有行政訴訟法規定了書面審理這一審理方式。
在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中,適用書面審理方式的前提,必須是案件事實清楚。如果案件事實不清楚或存有爭議,人民法院應開庭審理。《行訴法解釋》也明確規定,當事人對原審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有爭議的,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不清楚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實行書面審理,不允許獨任審判,而必須由合議庭審理;同時,合議庭必須審閱全部案卷材料。
(二)審理對象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范圍的限制。
(三)審理期限
人民法院第二審行政案件,應當自收到上訴狀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四節行政訴訟審判監督程序
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規定,依法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程序,也稱再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雖與第二審程序一樣具有救濟作用,但與第二審程序不同,它所針對的對象是已生效的判決、裁定,屬于事后救濟手段。審判監督程序并非每起行政案件所必經的程序,也不是第二審程序的繼續,只有在生效裁判確有錯誤,需要進行再審時,才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這一特殊程序的存在,目的在于貫徹審判工作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及時糾正錯案,保證人民法院的辦案質量,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會被收回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09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