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三個月之內,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1、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不同的啟動再審的部門也反映了當事人有不同的申訴救濟途徑,當事人不僅僅可以到中級人民法院反映訴求,也可以到省高院、檢察院進行申訴。
2、民事案件參考:《最高法關于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若干意見》
為依法保障當事人申請再審權利,規范人民法院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結合審判工作實際,現就受理審查民事申請再審案件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民事申請再審案件的受理
第一條當事人或案外人申請再審,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并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再審申請書是否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列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
(二)原審法院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三)具體的再審請求;
(四)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五)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六)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第三條申請再審人申請再審,除應提交符合前條規定的再審申請書外,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托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二)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生效裁判系二審、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
(三)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四)支持申請再審事由和再審訴訟請求的證據材料。
第四條申請再審人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的同時,應提交材料清單一式兩份,并可附申請再審材料的電子文本,同時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
第五條申請再審人提交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有人身攻擊等內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人民法院應將材料退回申請再審人并告知其補充或改正。
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民法院應在申請再審人提交的材料清單上注明收到日期,加蓋收件章,并將其中一份清單返還申請再審人。
第六條申請再審人提出的再審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受理并向申請再審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同時向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及送達地址確認書:
(一)申請再審人是生效裁判文書列明的當事人,或者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案外人;
(二)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級法院;
(三)申請再審的裁判屬于法律和司法解釋允許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
(四)申請再審的事由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情形。
再審申請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再審人。
第七條申請再審人向原審法院申請再審的,原審法院應針對申請再審事由并結合原裁判理由作好釋明工作。申請再審人堅持申請再審的,告知其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
第八條申請再審人越級申請再審的,有關上級法院應告知其向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出。
第九條人民法院認為再審申請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期間要求的,應告知申請再審人。申請再審人認為未超過法定期間的,人民法院可以限期要求其提交生效裁判文書的送達回證復印件或其他能夠證明裁判文書實際生效日期的相應證據材料。
通過上面的文章介紹相信您已經知道了您問題的答案了,如果有的時候面對的問題并不簡單的話,歡迎您來咨詢律霸網律師們,我們將會用專業的知識全力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情況下算自動離婚
2021-01-14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時效要多久
2021-01-25投保人的保單可以抵押債務嗎
2021-01-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是多久
2021-03-16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4萬元合同算欺詐嗎
2021-03-21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