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法院信訪部門反映你的情況。法院院長會定期召集各庭庭長對信訪進行處理,如果你的案件存在判決錯誤情況,法院可能啟動糾錯程序。
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那么,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這一規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申請再審的期限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當事人可以選擇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根據民訴法第199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敏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6個月內提出;但當出現民訴法第200條規定的第1、3、12、13項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撤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
申請再審要包括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僑眷可以在國內購買保險嗎
2021-02-03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