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審申請人不出庭如何處理
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再審程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二款的規定,在因檢察院提抗訴而裁定再審的案件審理期間,如果向檢察院申請抗訴的當事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再審程序。
二、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零六條再審審理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裁定終結再審程序:
(一)再審申請人在再審期間撤回再審請求,人民法院準的;
(二)再審申請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按撤回再審請求處理的;
(三)人民檢察院撤回抗訴的;
(四)有本解釋第四百零二條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情形的。
因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裁定再審的案件,申請抗訴的當事人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結再審程序。
再審程序終結后,人民法院裁定中止執行的原生效判決自動恢復執行。
三、各種不出庭的情況分析
1.申請再審人不出庭的情形。
申請再審人一般為原審的原、被告,有時為案外人。申請再審人以自己的申請啟動再審程序,在再審審理程序中處于提起訴訟的請求人的地位,類似于第一、二審程序中原告或上訴人的訴訟地位,應按照第一、二審程序中原告或上訴人的訴訟地位,確立申請再審人在再審審理中的權利義務。民訴法第129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即申請再審人在行使訴訟權利的同時,亦應遵守法庭秩序,在其出現民訴法第129條規定的無理不出庭的情形時,按撤回再審申請處理。這也符合民事訴訟理論中的當事人訴訟權利自治原則,故解釋作出了上述規定。需要說明的是,因解釋的施行,案外人申請再審的,在再審案件中,法院一般列案外人為申請再審人參加訴訟,其地位類似于原告,故其出現不出庭情形的,也比照上述規定執行。在裁定按自動撤回再審申請的同時,應恢復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2.原審原告(原審勝訴方)不出庭
原審被告(原審敗訴方,一般為申請再審人)出庭的情形。民訴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原審原告在第一審程序中,是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而提起訴訟的當事人。在再審程序中,原審原告與原審被告一樣,都是受到再審程序拘束的當事人。原審原告拒不到庭,不僅影響了再審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且同第一審程序一樣進行起訴而處分了自己的訴訟權利,在再審程序中以不到庭的方式、以自己的行為表示放棄了訴訟權利,完全可以按撤訴處理。作為再審對象的原生效裁判,在對原審原告按撤訴處理后,就沒有存在的根據,應當一并撤銷,使原審原告與原審被告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恢復到原審訴訟前的狀態。該裁定不得上訴。對原爭議可以在該裁定生效后兩年內另行起訴。
3.原審被告(原審勝訴方)不出庭
原審原告(原審敗訴方,一般為申請再審人)出庭的情形。因前述再審程序是按照第一、二審的程序進行審理的,即準用民訴法第一、二審程序的規定。民訴法第130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對此種情形,可按此規定缺席審理,作出維持或撤銷原判的裁判。
對于再審申請人不出席再審審判,根據律霸網小編以上整理的法條,再審申請人還是比較重要的一環,不出席的話,法院可以直接終止再審環節的,甚至可以說起著決定性作用了。小編還為您整理了訴訟中其他人不出庭的情況,希望對您有用,如還有疑問,可繼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征地拆遷的咨詢
2021-03-19法律哪些事兒隱名股東如何正名
2021-02-10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安全生產法規定員工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3被拘留15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22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立約定金轉為預付款可以嗎
2021-02-19抵押
2021-03-17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