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而刑事審判監督是檢察院法律監督職能中重要的一項職權。根據刑事訴訟法關于刑事審判監督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活動是否合法進行專門的法律監督,包括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的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和死刑復核程序的監督,監督的內容包括刑事審判程序是否合法以及判決、裁定是否正確。
具體來說,對刑事審判活動是否合法的監督,包括:
(1)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受理是否違反管轄規定;
(2)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是否違反法定的審理和送達期限;
(3)法庭組成人員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4)法庭審理是否違反法定程序;
(5)是否侵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和其它合法權利;
(6)法庭審理時對有關回避、強制途徑、延期審理等程序問題所作的決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7)審判人員在審判活動中是否存在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
(8)是否存在其它違反法律規定的審理程序的行為。
對判決、裁定是否正確的監督,包括:(1)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2)原判決、裁定定性是否正確;(3)原判決、裁定使用法律是否錯誤;(4)原判決、裁定量刑是否適當。
審判監督的現實困惑
“審判監督程序就是指對判決、裁定或調解協議已經發生效力的案件提起再行審理以及人民法院依法對這些案件進行再行審理的程序。”審判監督程序作為司法補救程序,是一種特別的審判程序。除少數由檢察機關、上級法院或本院依職權提起再審外,審判監督案件多數是由當事人申請再審引起的,因此在事實上包含著兩個程序:再審申請復查程序和再審程序。整個審判監督程序過程可以簡單的表述為:申請再審――申請再審審查――決定再審(或予以駁回)――再審。可見從申請再審審查到再審,是一個前后銜接的完整過程。申請再審是前置程序,再審程序是后續程序,因此,申請再審程序實質上是審判監督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申請再審工作也是審判監督工作最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在司法實踐中,由于中國訴訟法上的粗放和簡約,造成再審程序立法的真空,導致復查程序存在法律盲區,加上再審程序啟動和運作上的問題,造成一方面申請再審難,審查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又“終而不終”,無限再審的尷尬局面,以致法院裁判的權威性、法律的嚴肅性嚴重受損,并因此損害社會主義國家及法制形象。
人民法院需要依法判決。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需要交印花稅
2021-02-16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