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如何理解無過錯責任原則
無過錯責任原則亦稱客觀責任原則、危險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它是民法歸責原則中的一個特殊原則。主要含義是指行為人造成他人損害的事實客觀存在,以及行為人的活動和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損害后果是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讓行為人對損害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無過錯責任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而提出的。最早在《法國民法典》中首先得到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責任保險等制度的發展,對損害賠償由個人轉向社會分擔,無過錯責任普遍采用,在有些領域有取代過錯責任的趨勢。中國民法也承認無過錯責任原則,并對此作了明確規定。無過錯責任可分兩類,一類是指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第二類是對于產品責任,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致害責任、環境污染責任、飼養動物造成損害的責任等,致害人員無過錯仍應承擔民事責任。
二、定義
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叫無過失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確認責任的準則。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行為人的過錯,而是基于損害的客觀存在,根據行為人的活動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而由法律規定的特別加重責任。學術上也把無過錯責任稱之為“客觀責任”或“危險責任”,英美法則稱之為“嚴格責任”。
三、構成要點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
2、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包括侵權行為的法定性和免責事由的法定性。沒有法律條款的明文規定,不能構成無過錯責任;同時,沒有法定的免責事由不能免責。
3、特殊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不必過錯。是指責任的承擔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具有過錯,在認定責任時無需受害人對行為人具有過錯提供證據,行為人也無需對自己沒有過錯提供證據,即使提供出自己沒有過錯的證據也應承擔責任。
關于無過錯責任關澤我國法律上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閱讀文章就能簡單的進行了解。要知道沒有過錯性造成他人損失根據相關的規定將給予一定的責任追究,這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規定是約束人們的行為,同時共建美好和諧的社會。
無過責任險和不計理賠的區別
無過責任險有必要買嗎
過錯推定原則與無過錯原則區別在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常識
2021-02-06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平等原則
2021-01-18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拆遷中央空調能否賠償
2020-11-08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征地沒有給補償款,該怎么維權
2020-11-29無戶口宅基地怎么拆遷補償
2020-11-12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