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理離婚官司本人可以不在場嗎?
代理離婚官司本人可以不在場,但是建議最好出庭,離婚糾紛畢竟是身份關系,法庭審理調查與具體家庭實際經濟情況或感情情況,如果本人不在場,有可能對自身不利。一般代理離婚官司需要找代理律師進行全權的代理,需要負一定的服務費用,我們在正文中會有所涉及。
二、離婚官司立案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 仔細審閱提交訴訟材料,避免不必要麻煩的發生。
1、避免被告二個住所地的情況出現。
根據有關要求,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立案時,應該提交法院的材料有:
(1) 起訴狀;
(2) 結婚證書;
(3) 身份證;
(4) 財產清單。
應該注意的是,在提起訴訟之前,應核對雙方現在的住址是否與戶口本或身份證上的一致。特別是被告的信息不能出現兩個或以上的住址,否則有的法院(如閔行)會讓當事人提供被告現住所地的證據,一般是現住所在居委會的證明,這是非常麻煩的,當天立不上案不說,還要去被告居委會開證明,費力又求人。因此,立案之前核對提交的訴訟材料,避免出現被告兩個以上的住址的情況應當引起注意。
2、規范書寫起訴狀。
對起訴狀的書寫,最好套用固定的格式,注意寫明原、被告住址的郵政編碼,以及雙方的聯系電話、手機,以方便法院與當事人聯系。
有些原告滿腹委屈,因此在書寫起訴狀時,如寫長篇小說,洋洋幾千言,或者羅里羅嗦,恨不得到家里發生的事兒,全部寫在訴狀上,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在正文里,只要簡要寫明感情不和的原因和表現形式就可以了,記實性、記事性的說明不要太多,否則層次性不強,主次不清,法官看得云里霧里,事得其反。
(二) 關于提交財產清單的問題。
因為離婚糾紛財產爭議一并處理,加之法院是按爭議財產數額收取費用的,因此,法院會讓原告提交財產清單。賈律師還是建議當事人盡量少列財產數額,先少預交訴訟費用,這不是惡意避免向法院交費,而是因為起訴后,原、被告仍有庭外和解的可能性,也就是仍有協商致,協議離婚的可能。但如果一旦協商一致,要撤訴,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只能退一半,因此,交的越多,“損失”就會越大。而對于法院來說,因為可以根據開放審理的財產數額,責令原告補交訴訟費用,因此,法院可以通過這種救濟途徑收取應當收取的費用。
當然,賈律師在此并不是建議原告要偽造或虛報訴訟材料,這樣會引起法院立案人員的反感,甚至會引起訴訟過程中被動局面的出現。
(三) 關于立案前后時間段的把屋。
有些法院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可以立案,有些法院在有些特定的時段(比如周五上午或下午)是不立案的。因此,最好安排在周一到周四立案,最好在下午四點之前立案,否則四點后法院可能就不受理了。
立案后,要注意記住自己的案號,并詢問立案人員何時案件可以轉到民庭、或哪個法庭,而后及時與法庭審判人員聯系案件進度事宜。一般立案后,三天內可以轉到民庭或法庭,因此,立案三天后打電話查詢案件承辦人員是可以查到的。
(四) 關于附帶申請調查取證文書的問題。
由于法律法規的限制,在一般情況下,有些特定的證據,如銀行存款情況、股票帳號情況等當事人不能在訴前調查,只能委托法院調查,或申請法院出具調查令調查。但如果對方一知道原告訴至法院,很可能就會立即將資金轉移,因此,我們婚姻律師建議原告直接在訴狀中附帶申請法院調查取證申請書或調查令申請書,并注明先查詢再送達的理由,不至于“打草驚蛇”,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查詢賬上仍有大量資金,或以度時考慮采取財產儀器保全,以求主動。
在法院進行離婚訴訟案件的公開審理時,如果找了律師為自己辯護全權代理,本人是可以不用到場的,但是建議最好還是到場為好,因為當事人的陳述詞非常重要,也是給法官關鍵性參考意見的最直接體現,如果不出庭而對方出庭,很可能會對以自己不利。
打離婚官司要多少錢、起訴離婚律師費多少
去法院起訴離婚要走哪些流程?
離婚訴訟中需要搜集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擔保公司違約金合法嗎
2020-11-19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拆遷房屋必須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11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