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王某以某建筑裝璜公司名義承接一工程項目,雇用民工陳某等人去該工程項目做工。工程結束后,陳某多次向王某索要勞動報酬未果。2006年底,王某向陳某出具欠據一份,欠據載明:“今欠陳某工資2000元,工程款付后全部結清。”陳某為得到欠據憑證,對所附條件未提出異議。后因施工質量原因,發包單位一直未支付給王某工程款。2007年3月,陳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與王某就支付勞動報酬所附的條件,并依法判決王某給付拖欠的勞動報酬2000元。王某辯稱欠款屬實,雙方所附條件合法有效。但因發包單位至今未能結算工程款,雙方所附條件尚未成就,故暫不支付陳某的勞動報酬。
[分歧]
一種意見認為,該欠據所附條件合法有效,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受法律保護。因所附條件還未成就,故王某暫不能支付該款,應當判決駁回陳某的訴訟請求。其理由是:第一,該所附條件的約定是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訂立的,是雙方意思真實表示,并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第二,該約定屬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現陳某要求王某給付所欠的勞動報酬,因發包單位尚未將工程款給陳某,雙方所約定的條件尚未成就,故王某暫不能支付陳某的報酬。
另一種意見認為,該付款約定所附條件顯失公平,屬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應判決王某給付陳某勞動報酬。
[筆者意見]
本案的焦點是附條件的勞動報酬是否有效?
筆者認為,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在所附條件成就時生效。但同時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在本案中,王某承包工程雇傭陳某為其施工,雙方之間形成了雇傭關系,王某應當按照雙方原先的約定支付李某的勞動報酬。王某與陳某的約定所附的條件雖然未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但違背了民法通則中的公平原則,按照《民法通則》和有關司法解釋,屬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所以,根據公平原則,筆者認為,王某應當付給陳某所欠工資。
但同時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廣西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1-22什么情形的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
2020-12-23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合同能否查封
2021-01-01人身保險的保險人有代位求償權嗎
2020-12-05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