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變更程序是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也是實施自治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就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變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五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并向人民法院提交變更后的協議,或者由執行人員將變更后的內容記入筆錄,并由各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的后果
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緊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并結束執行程序。
四、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
在搜查中,如發現有應依法查封或者扣押的財產時,執行人員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查封、扣押。如果來不及制作查封、扣押裁定的,可先行查封、扣押,然后在48小時內補辦。
五、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
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并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03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也是實施自治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就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變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破壞婚禮現場犯法嗎
2021-02-01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什么是保全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