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商標搶注如何判定?
構成“惡意搶注”的要件有以下幾點:
(一)申請人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這是主觀要件
“惡意搶注”申請人是把他人已經使用的商標作為自己的商標提出申請,這種行為的本身,就已經侵占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如果注冊成功,無異于用合法的方式偷竊。更為嚴重的是一旦注冊成功,“惡意搶注”申請人成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會利用其注冊商標的占用權,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屬于自己的商標或利用其處分權對被搶注者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如果這些目的不能達到,則會提起侵權之訴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門舉報并索取賠償。
現實的問題是,如何認定這一主觀要件的成立?我們不可能深入到申請人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們主觀愿望是否為了不正當利益而只能通過現象去剖析他的本質。哪些現象可以分析出來呢?一是看他注冊成功后是否自己使用,即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這種產品是否和被搶注人的產品屬同類或近似產品;二是是否對被搶注人高價轉讓或高價許可使用該商標;三是是否直接控告被搶注入侵權,并提出賠償請求。通過這幾方面的分析,如果“搶注”申請人注冊商標,主要不是自己使用,甚至自己并沒有產品,而后高價轉讓或向被搶注人提出賠償請求,我們便可以準確認定他的主觀目的,就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申請人采取了不正當手段,這是行為要件
不正當手段,是指商標注冊申請人以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在商標注冊申請書和提供的相關材料中不真實地填報了有關事項,但是對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而言,不可能對申請書和相關材料的真實性作出審查。因此,認定不正當手段,只可能在異議程序或在以后的被搶注人申請撤銷該商標的程序中,由被搶注入提出證據,證明申請人采用了不正當手段。哪些是不正當手段呢?
申請人利用與他人同行的關系。中小型企業最容易成為被搶注的對象。因為中小型企業在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產品時,往往并不是先注冊商標再推出產品,更多的是當自己的產品有一定影響后才注冊商標。
利用與他人曾經合作過的背景。作為合作者,他們是最清楚被搶注入的商標使用情況的,有的在合
作期間,即偷偷地把合作者的商標注冊為自己所有,有的則是在合作結束后,將合作者的商標搶先注冊。
同一區域內了解內情的其他人。利用其不同的條件和自有的優勢,如管理者、法律顧問、記者、商標代理人等,在進行新聞采訪或進行管理等工作過程中了解到經營者商標使用的情況,并能預見搶注該商標所帶來的利益而搶先注冊。
上述所列幾種不正當手段,共同之處在于他們剽竊他人已經使用但未來得及申請注冊的商標,在他們所申請注冊的商標上并未凝聚自己的智慧和創意,他們實質上采用了欺騙的手段,用合法的形式掩蓋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本質,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
(三)注冊成功,這是客觀要件或事實要件
只有注冊成功,才會最終形成“惡意搶注”。如果在異議程序,被搶注人發現自己的商標被他人申請,即可提出異議,導致其注冊不成功,當然就談不上“惡意搶注”。事實上,在實踐中,很大一部分經營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商標已經被他人申請注冊,即使在程序上有三個月的公告期,但這種公告并非所有經營者都能及時看見,往往直到搶注人成功注冊后,被搶注人才知道原本屬于自己的商標已被他人搶先注冊了。那么要構成這一要件成立,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被搶注的是否是有一定影響的商標。通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影響的商標是沒有人會去搶注的。“有一定影響”是指在一定地域被一定的人群所認知的區別性標記。事實上,一旦商品或服務項目投放市場,由于廣告的作用和交易的過程,商標的影響在公眾心目中已經開始產生,其影響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如一定的地域范圍和一定的人群范圍。怎樣認定“有一定影響”呢?筆者認為,可以從該商品的廣告投放、商品的銷售額、市場占有率、消費者的知悉狀態以及地域上的幅射面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如果自己的商標權也遭受到他人的惡意搶注,那么就需要對他的惡意搶注的構成要件進行分析,如果符合法律當中的法定要件,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出民事訴訟,進而獲得民事方面的賠償,這里的惡意是指在主觀方面,在客觀方面也需要符合一定條件。
商標權轉讓是否要納稅
認定商標侵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域名與商標有什么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刑事案件告狀書怎么寫
2021-02-06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