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
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11條、合同法第107條對違約責任均做了概括性規定。
違約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行為。這一定義表明:
(1)違約行為的主體是合同當事人。合同具有相對性,違反合同的行為只能是合同當事人的行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對于合同對方來說只能是違反合同的當事人實施了違約行為,第三人的行為不構成違約。
(2)違約行為是一種客觀的違反合同的行為。違約行為的認定以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與約定的行為或者合同義務相符合為標準,而不管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如何。
(3)違約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合同對方的債權。因違約行為的發生,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從而侵害了債權。
不能履行以訂立合同時為標準,可分為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前者可構成合同無效;后者是違約的類型。
不能履行還可分為永久不能履行和一時不能履行。前者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或者可以為履行期限屆滿時不能履行;后者指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因暫時的障礙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若屬于嗣后不能履行,則可為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在繼續性合同的場合便成為部分不能履行,可構成違約責任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因債務人在不能履行的暫時障礙消除后仍不履行,可以成為遲延履行,可以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
不能履行還可分為全部不能履行和部分不能履行。全部不能履行若屬嗣后不能履行的,可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部分不能履行若屬嗣后不能履行時,當然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若屬于自始不能,在能履行部分而不為履行時,構成違約責任。
二、裝修合同違約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解決。按照本法,房屋裝修合同糾紛作如下處理: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一般情況下如果提請了仲裁,便不得再向法院提出訴訟。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手術出現意外怎么判定
2021-01-07轉讓股權被拒辦變更登記怎么辦
2020-11-11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是什么意思
2021-03-05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