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知識產權侵權 侵犯知識產權罪 專利申請 著作權登記 專利轉讓 商業(yè)秘密 商標轉讓 注冊商標
商標權的取得需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提出申請,而在經過嚴格的審查之后,才有可能授予商標權。實踐中,商標權的確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那到底商標權的取得原則是什么?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商標權的取得原則是什么
商標權的取得,是指根據什么原則和采取什么方法來獲得商標權。商標權取得的原則有以下三種:
(一)使用原則。按使用商標的先后來確定商標權的歸屬,即誰先使用該商標,這一商標的商標權就屬于誰,并可以“使用在先”為由對抗使用在后的人,要求撤銷其注冊商標。采用這一原則確認商標權的取得有利于使用在先的人,但不利于使用在后的注冊商標所有人。這種做法會使注冊商標長期牌不穩(wěn)定狀態(tài),這不僅不利于商標管理工作,而且一旦發(fā)生爭議又不易查明誰是最先使用人,不利于爭議的處理。因而,目前世界上采用這種取得原則的國家很少。
(二)注冊原則。按申請注冊的先后確定商標權的歸屬問題,即誰最先申請注冊,商標權就授予誰。按這一原則,只有經過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該商標的申請人才能取得商標權。
商標注冊是一種法律事實。一旦商標所有人通過注冊取得了商標權,就受國家法律保護,而且未經注冊的商標知先也不受法律保護。根據這一原則,首先使用商標的人如不及時申請注冊,而被他人搶先注冊,也就無法對已垢人如不及時申請注冊,而被他人搶先注冊,也就無法對該已使用的商標取得商標權。因而,現今包括我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采用商標注冊原則。
采用注冊原則確定商標權的歸屬問題,并不排除使用原則在特定條件下所具有的意義。我國《商標法》第18條規(guī)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種商標或者類似商品上,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定并公告申請在先的商標;同一天申請的,初步審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標,駁回其他人的申請,不予公告?!边@一法律,體現了在特定條件之下的使用原則。
(三)混合原則。這是使用原則與注冊原則的折衷適用。根據這一原則,一個企業(yè)或一個人只要首先使用了某一商標,雖然沒有注冊,都可以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以使用在先為理由,對抗他人相同或相近似的注冊商標。如這種對抗成立,已注冊的商標就會被撤銷。如對抗不能成立,商標注冊人即取得了無可辯駁的穩(wěn)定的商標專用權。這一原則些國家所采用。如美國、英國、西班牙等國都是這樣規(guī)定的,只是期限各異,英國規(guī)定為7年,美國規(guī)定為5年,西班牙規(guī)定為3年。
二、商標權取得的方式
商標權的取得,是指特定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對其商標依法申請并經商標局核準注冊,即為取得商標權。商標權的取得即商標權法律關系產生。作為無形財產權和有形財產權一樣,其取得方式依其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原始取得和傳來(又稱繼受)取得。這兩種取得方式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商標權的取得是否以原商標所有人的商標權及其意志為依據。
(一)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又稱直接取得,即以法律規(guī)定為依據,具備了法定條件并經商標主管機關核準直接取得的商標權。這種權利的取得是最初的,而不是以原商標所有人商標極及其意志為依據而產生的。
(二)傳來取得
傳來取得,又稱繼受得,即商標權的取得不是最初產生的,而是以原商標所有人的商標權及其意志為依據,通過一定的法律事實現商標權的轉移。傳來取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根據轉讓合同,由受讓人向出讓人有償或無償地取得商標權;第二種方式是根據繼承程程序,由法定繼承人已死亡的被繼承人的商標權。
有的商標所有人想要更多的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就會將自己的商標申請注冊,在取得了商標權之后,才能更多的獲得來自《商標法》等法律的保護,維護商標權人的合法權益。至于商標權的取得原則有哪些,上文中已經作出了講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珠海律師。
商標權歸屬怎么確定,商標權怎么取得
商標權的取得時間是多久
商標權取得的條件有哪些,商標權包括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舸律師,西南政法大學法律本科學歷,法學學士,民建會員,2015年、2018年九龍坡區(qū)優(yōu)秀律師,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豐富的辦案技巧,對案件有敏銳的判斷和掌控能力,能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訴訟進程的變化為委托人準確提供應對策略。擅長代理各類民商事訴訟、刑事訴訟及非訴訟案件,擔任多家單位及個人的常年法律顧問。秉承專業(yè)的法律知識智慧和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持法律之劍,維天平之衡,為當事人合法權益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搬遷每人補償多少
2021-01-20家庭冷暴力
2021-03-05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談法人型聯(lián)營合同終止后續(xù)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醫(y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guī)定有什么
2021-01-24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