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在平等自愿基礎上,為追求一定經濟目的而實行聯合經營的一種法律形式。
一、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程序方面的問題
(一)案件的受理。
聯營各方因聯營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所發生的經濟糾紛,如聯營投資、盈余分配、違約責任、債務承擔、資產清退等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凡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關于聯營各方因聯營體內部機構設置、人員組成等管理方面的問題發生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案件的管轄。
1、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因不同的聯營形式而有所區別:
(1)法人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法人型聯營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合伙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合伙型聯營體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
(3)協作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由聯營體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或聯營體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確有困難的,如法人型聯營體已經辦理了注銷手續,合伙型聯營體應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而未辦理注冊登記,或者聯營期限屆滿已經解體的,可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聯營合同糾紛案件實體方面的問題。
(一)合同的主體資格認定。
1、聯營合同的主體應當是實行獨立核算,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法人和事業法人。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以及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與企業法人或者事業法人聯營的,也可以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
2、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具備法人條件的,未經法人授權,不得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聯營合同;擅自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聯營合同且未經法人追認的,應當確認無效。
黨政機關和隸屬黨政機關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軍事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科協和各種協會、學會及民主黨派等,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
(二)保底條款無效的問題。
聯營合同中的保底條款,通常是指聯營一方雖向聯營體投資,并參與共同經營,分享聯營的盈利,但不承擔聯營的虧損責任,在聯營體虧損時,仍要收回其出資和收取固定利潤的條款。保底條款應當確認無效。聯營企業發生虧損的,聯營—方依保底條款收取的固定利潤,應當加數退出,用于補償聯營的虧損,如無虧損,或補償后仍有剩余的,剩余部分可作為聯營的盈余,由雙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聯營各方的投資比例重新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3-18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法律對保險事故的鑒定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8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