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之間、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在平等自愿基礎上,為追求一定經濟目的而實行聯合經營的一種法律形式。
一、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程序方面的問題
(一)案件的受理。
聯營各方因聯營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所發生的經濟糾紛,如聯營投資、盈余分配、違約責任、債務承擔、資產清退等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凡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關于聯營各方因聯營體內部機構設置、人員組成等管理方面的問題發生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案件的管轄。
1、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因不同的聯營形式而有所區別:
(1)法人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法人型聯營體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合伙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合伙型聯營體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
(3)協作型聯營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由聯營體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或聯營體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確有困難的,如法人型聯營體已經辦理了注銷手續,合伙型聯營體應經工商部門注冊登記而未辦理注冊登記,或者聯營期限屆滿已經解體的,可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聯營合同糾紛案件實體方面的問題。
(一)合同的主體資格認定。
1、聯營合同的主體應當是實行獨立核算,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法人和事業法人。
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以及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私營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與企業法人或者事業法人聯營的,也可以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
2、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的分支機構不具備法人條件的,未經法人授權,不得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聯營合同;擅自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聯營合同且未經法人追認的,應當確認無效。
黨政機關和隸屬黨政機關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軍事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科協和各種協會、學會及民主黨派等,不能成為聯營合同的主體。
(二)保底條款無效的問題。
聯營合同中的保底條款,通常是指聯營一方雖向聯營體投資,并參與共同經營,分享聯營的盈利,但不承擔聯營的虧損責任,在聯營體虧損時,仍要收回其出資和收取固定利潤的條款。保底條款應當確認無效。聯營企業發生虧損的,聯營—方依保底條款收取的固定利潤,應當加數退出,用于補償聯營的虧損,如無虧損,或補償后仍有剩余的,剩余部分可作為聯營的盈余,由雙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聯營各方的投資比例重新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理發店沒有營業證犯法嗎
2020-11-18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拆遷補償方案中的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2021-02-03拆遷分安置房條件
2021-02-172020年非農戶口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