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的商標權,那么侵權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以及民事責任。而在民事責任中主要的也就是賠償的問題了。那么侵犯商標權的賠償怎么計算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侵犯商標權的賠償怎么計算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根據這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商標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式:
1、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
2、被侵權人因為侵權而受到的損失;
3、法定賠償。
法律規定了三種賠償計算方式,在實務中如何適用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依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侵權人的賠償責任時,可以根據權利人選擇的計算方法計算賠償數額。”這就是說被侵權人可以自行選擇是適用第一種計算方式還是第二種計算方式,如果這兩種方式都無法計算,那么由法院直接適用第三種方式。
二、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第一種計算方式(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的適用
對于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如果嚴格按照財務制度進行計算那是非常復雜的,一是在實務中幾乎不可能取得侵權人的完整、真實的財務記錄,二是侵權人很可能并沒有實際的獲利,比如侵權剛開始就被發現,所有的貨物還沒有銷售出去或者銷售量非常的小,還不夠前期的包裝等費用。高院的解釋將這個問題進一步簡單處理了。解釋第十四條:“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
這種方式在實務中適用比較多,從調查取證的角度來看也相對容易一些,所以為首選方式。
第二種計算方式(被侵權人因為侵權而受到的損失)的適用
這種方式很是沒譜,被侵權人因為侵權而受到的損失如何計算?解釋第十五條:“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可以根據權利人因侵權所造成商品銷售減少量或者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注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乘積計算。”這種方式在實務中實際是難以適用的。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銷量下降了就是因為侵權造成的。銷量下降有無數種原因,每種產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在產品生命末期必然是要下降的。如果產品處于生命旺盛期,銷量很可能并沒有下降,那么這又如何去計算呢?單位利潤的下降同樣有千萬種原因,有時廠家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自行下調價格,那么單位利潤必然要下降,這與侵權人是沒有關系的。
在實務中目前很少看到按這種方式計算賠償的。
第三種計算方式(法定賠償)的適用
解釋第十六條:“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依職權適用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法定賠償是有前提條件的,只有在前兩種方式都無法計算時才適用。法定賠償由法官在0到50萬元自由裁量,在50萬元以下法官說了算,0到50萬元這個幅度太大,但是請放心,法官也不是可以隨意說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二款:“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后果,商標的聲譽,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及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法官要根據規定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其中商標使用許可是比較好適用的,在實務中也有的法院按照許可費直接計算侵權賠償,按許可費來計算賠償,賠償數額很可能會大于50萬元。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侵犯商標權的賠償怎么計算”的內容,從上文中可以看出確定最后的賠償數額是比較麻煩的,考慮的因素比較多。要是你清楚具體該如何來計算賠償的話,可以通過律霸網站委托你所在地區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商標侵權訴訟請求都有哪些
侵犯商標權罪怎么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