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三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二、民法總則首次明確規定知識產權保護客體
今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2782票贊成的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值得關注的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民法總則在民事權利一章明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知識產權客體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
知識產權作為民事權利的一種,是指權利人依法就知識產權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民法總則在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對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比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中的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均為新增內容。
“現代技術使得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這種‘專有的’立法表述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義重大,彰顯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充分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強決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丁榮余表示,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使侵權行為地和侵權人所在地均難以確定。大量的網絡行為都是跨地域、跨國界的,而互聯網上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的管轄權未有定論,這都導致知識產權監管、舉證、制裁難度很大。
有關專家表示,民法總則中對知識產權等民事權利的規定,凸顯了對民事權利的尊重,加強了對民事權利的保護,為民法典各分編和民商事特別法律具體規定民事權利提供了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政府違法征地時農民應當怎么做
2021-01-29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哪些變更事應報中國保監會批準
2020-11-20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