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強制執行行政判決書的時間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即自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之日起兩年內申請執行。超過兩年的,法院將不再受理執行申請。
第一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于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法定期限內當事人未提出申請的,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生效法律文書以實現實體權利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對申請執行的期限作了一般性的規定,即“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同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也存在以下特殊情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八十三條、第八十四條,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
根據《解釋》第八十八條,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應當自被執行人的法定起訴期限屆滿之日起180日內提出。逾期申請的,除有正當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根據《解釋》第九十條,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辭退用交接嗎
2021-03-09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