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對離婚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必須要按照法律中的規定,先對夫妻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則才會根據實際的情況作出判決,當然這也不一定就是離婚判決。但經過這么一些程序,肯定審理期間時間就要長一些。那法律中對離婚訴訟審理時間是如何要求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起訴離婚開庭前要注意什么
審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訴后,開始訴訟程序,到做出判決前所作的一切調查工作的總和。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理分為審理前的準備、調解、開庭審理三個階段。審理前的準備:
人民法院在收到離婚訴訟后,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內將訴訟狀副本送達給被告,被告在收到訴訟狀副本的15日內應提出答辯狀;審判人員審閱訴訟材料,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更換不符合起訴或應訴條件的當事人,通知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參加訴訟;根據當事人訴訟請求依法進行訴訟保全或先行給付。
二、離婚訴訟審理時間是多長
訴訟離婚時間基本上是咨詢離婚問題時當事人必問的問題之一,毋庸置疑,屬于當事人最為關注的問題。當事人關注這個問題是有道理的:可能因為法院案件太多導致時間拖延;可能因為律師辦事拖沓導致時間浪費;可能因為調查取證導致周期過長等。
一般而言,法院審理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要求來做: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時,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經院長批準可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則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
可見,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立案之后多長時間必須開庭審理,而是只要求在3個月或者6個月內審結。從北京市法院審理案件的實際來看,一般在立案之后20日至30日內開庭的幾率比較大,極少數情況可能需要幾個月之后才組織開庭。大多數離婚案件均在3個月內作出了判決,當事人申請法院調查取證以及涉外離婚除外。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離婚案件時,很多程序均作了簡化,實踐中,當事人不要死扣法律條文。法院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證人,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法官才會送達傳票,取而代之的是電話通知。
離婚案件也是屬于民事案件中的一種,因而離婚訴訟審理時間其實也是要嚴格遵守《民事訴訟法》中關于審限的規定,此時采取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要短一些,而一審和二審的審限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離婚訴訟中需要搜集的證據有哪些
起訴離婚需要小孩出生證明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重大交通事故處理手續有哪些
2021-01-24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