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執行異議的聽證沒有明確的程序規定,目前許多法院對于異議聽證采用的是開庭式聽證,即聽證的目的、運作方式均類似于現在的民事開庭程序,但異議的聽證和民事開庭程序相比有自己明顯的特點:民事案件開庭解決的是案件的實體問題,而異議聽證有些解決的是實體問題,有些則解決的是程序問題;民事案件的審理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而異議案件的聽證中證據適用則有自己的特點。結合工作實踐,異議審查中的聽證程序應有三個階段組成:聽證準備、實施聽證、作出裁決三個階段,實施聽證是聽證程序的核心內容,包括聽證調查、聽證辯論和最后陳述。
【相關知識】
(一)什么是聽證會
聽證會起源于英美,是一種把司法審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聽證會模擬司法審判,由意見相反的雙方互相辯論,其結果通常對最后的處理有拘束力。在中國,除了行政程序中有聽證制度外,立法中也有聽證制度,已經有多個地方的人大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時進行了聽證。聽證會是一個新生事物,因此有必要明確它的含義。
聽證會有幾層意思:
1、立法聽證是由誰來聽?示范稿規定是由立法機關的主體來聽證,不是工作人員來聽證。
2、聽證會聽什么?既包括對與立法有關的客觀事實的描述和反映,又包括聽證陳述人從自身出發提出的包含個人價值取向的主觀意見;
3、聽證會與其他聽取意見的方式,如座談會、論證會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公開性,聽證陳述人是從報名的公眾中產生的,而不是由會議的舉辦者在小范圍內邀請的,會議的舉行也是公開的,允許公眾旁聽,允許記者采訪和報道;
4、強調聽證會的作用,聽證會中獲取的信息和公眾意見,應當作為立法的重要依據。對聽證會中公眾反映強烈的、重要的意見,法案沒有采納的應當做出說明。
(二)、類型聽證制度的類型分為立法聽證、行政決策聽證及具體行政行為聽證三類。
1、(包括國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的聽證)
2、行政決策聽證(包括行政法規、規章、規劃和其他抽象行政行為、政策的聽證)
3、具體行政行為聽證(包括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給付等行政處理決定的聽證)。
(三)、種類聽證制度來源于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美國最早對聽證作出了分類。
1、正式聽證與非正式聽證這是美國行政程序法對聽證所作的一種分類。
所謂正式聽證指行政機關在制定法規和作出行政裁決時,舉行正式的聽證會,使當事人得以提出證據、質證、詢問證人,行政機關基于聽證記錄作出決定的程序。正式聽證也被稱為。“基于證據的聽證”、“完全的聽證”。正式聽證的適用不取決于聯邦行政程序法的規定,而是取決于法律是否規定根據聽證記錄規定法規或作出裁決。如果行政程序法之外的法律規定必須根據聽證記錄制定法規或作出裁決,則行政機關必須舉行正式聽證,反之,則不受行政程序法約束。非正式聽證指行政機關在制定法規或作出行政裁決時,須給予當事人口頭或書面陳述意見的機會,以供行政機關參考,行政機關不需基于記錄作出決定的程序。也被稱為“陳述的聽證”。正式聽證與非正式聽證的區別主要在于公眾參與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在非正式聽證中,公眾參與表示意見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提出,沒有質證和相互辯論的權利,行政機關作決定時不受參與人意見的限制;而在正式聽證中行政機關必須舉行審判型的口頭聽證,當事人有權提出證據,進行口頭辯論,行政機關必須根據聽證記錄作決定。此外,二者在聽證的主持人上也有所不同。正式聽證一般由行政法官來主持,非正式的聽證不必由行政法官主持,普通行政官員主持即可。正式聽證為公眾提供了充分的參與機會,但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影響行政效率,一般公眾也不愿意為此耗費時間。因此,正式聽證中在美國的適用遠不如非正式聽證,范圍很小,僅限于涉及相對人重大權益,法律規定必須根據聽證記錄作決定時才適用。
2、事前聽證、事后聽證、混合聽證這也是美國對聽證的一種分類。
以聽證舉行的時間在作決定之前還是之后為標準,聽證可分為事前聽證、事后聽證和混合聽證。事前聽證指在行政機關作出決定之前舉行聽證。如果行政機關的決定一旦作出,立即會使當事人陷入危難的,必須舉行事前聽證。如終止福利津貼,當事人由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必將影響其生計,因此,行政機關必須舉行事前聽證。事前聽證可以是正式聽證,也可以是非正式聽證。事后聽證指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之后舉行聽證。事后聽證可以方便行政機關迅速作出決定。利益受到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在事后要求進行符合該決定具體情況的聽證。混合聽證指行政機關對于某些行政決定,事前舉行非正式聽證,決定后當事人不服時,舉行正式聽證。或者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決定,先舉行非正式聽證,當事人不服非正式聽證時,再舉行正式聽證。這種情況大都適用于社會保障和福利津貼方面的聽證。
3、書面聽證和口頭聽證這是葡萄牙和我國澳門行政程序法根據聽證的形式對聽證的分類。
聽證是采取書面聽證還是口頭聽證,由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所謂書面聽證指利害關系人以書面形式向行政機關表明其意見。在采用書面聽證時,行政機關必須通知利害關系人,聽取他的意見,給予的期間不能少于10天。在通知時,行政機關必須提供必需的資料,對決定有重要意義的事實和法律事宜,以及查閱卷宗的時間和地點。利害關系人在答復,可對構成聽證程序標的的問題表明立場,申請采取補足措施并附具文件。口頭聽證指以口頭辯論的方式向行政機關陳述意見,相當于美國的正式聽證。葡萄牙《行政程序法》第102條規定,行政機關選擇口頭聽證的,最少要提前8天傳喚利害關系人。口頭聽證要審查所有有利于作出決定的事實和法律問題。聽證結束后,制作聽證記錄,記載關系人的陳述。如果主持聽證的機關不是有權作出最終決定的機關,則要制作調查員報告書,對行政決定提出建議,并說明該建議的事實和法律根據。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聽證會源于英美,把司法審判引入到立法聽證、行政決策聽證及具體行政行為聽證中,不同地區其分類也不相同。具體聽證會的內容就是這些,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當然了,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建議您咨詢專業的意見。詢問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來處理。以最大限度的維護自身的和合法權益,保護你的利益不受傷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強制傳喚找不到人怎么辦
2021-03-07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