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被告人申請調解,原告可以拒絕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原告提起訴訟后,被告人向法院申請調解的,原告是可以拒絕調解的,原告不同意調解的,法院要及時審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立案調解的意義
1、有利于充分表達當事人的意愿,是當事人意思自由最大化的表現。調解制度就是訴訟制度中意思自由的保證,它比判決程序更加靈活,更加人性化,允許當事人自由說話,適時表達、補充、變更自己的想法,以商量的方式解決問題,當事人在沒有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干擾下所表達出的意見更加合理和切合實際,更加有利于矛盾的解決。
2、程序簡單,方式靈活,利于迅速解決矛盾,節省司法資源。訴訟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但實際上無論普通還是簡易程序都要經過庭前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最后陳述等環節,普通程序對案件的調查了解更要求細致入微,證據收集更加全面準確,一次開庭難以解決的還需多次開庭,對審判人員的人數要求也有更多規定,所以一場訴訟進行下來,當事人和審判人員都是相當疲勞的,相比之下,調解程序靈活,可以快速、簡便、經濟地解決糾紛,緩解當事人的訟累,降低訴訟成本,達到辦案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3、當事人在調解中達到雙贏。調解減少了訴訟程序的對抗性,提倡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友好合作,允許當事人商量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在解決民事糾紛時維護雙方當事人的長遠利益和友好關系。
4、避免執行中的困難,實現調解與執行的有機統一。再合理的判決,如果不被當事人所接受,那么在最后的執行階段必然困難重重,甚至可能由于一方的抵觸規避,使得判決成為一紙空文,這明顯有悖于法制建設的初衷,妨害法治社會的形成,所以審判人員有必要抓住一切可能進行調解的時機,適時的對案件進行調解,得出為雙方當事人所樂意接受的結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原告提起訴訟后,被告人向法院申請調解的,原告是可以拒絕調解的,原告不同意調解的,法院要及時審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28行政訴訟休庭一般多長時間
2020-12-24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