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協商,草案達成后,根據《集體合同規定》第36條的規定:"以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職工出席,且須經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者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關于草案通過后的簽訂,根據《集體合同規定》第37條的規定:"集體合同草案或專項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通過后,由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集體合同的變更解除
所謂集體合同的變更,是指雙方當事人在集體合同沒有履行或雖已開始履行但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因訂立集體合同的主客觀條件發生了變化,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與程序,對原合同中的部分條款進行修改、補充的法律行為。所謂集體合同的解除,是指集體合同依法簽訂后,未履行完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提前終止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停止履行雙方勞動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行為。
基本特征
集體合同首先具有一般合同的共同特征,即是平等主體基于平等、自愿協商而訂立的規范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除此以外,集體合同還具有其自身特征:
(1)集體合同是特定的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協議。在集體合同中當事人一方是代表職工的工會組織或職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單位。當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數人組成的團體。特別是職工方.必須由工會或職工代表參加,集體合同才能成立。
(2)集體合同內容包括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在集體合同中,勞動標準是集體合同的核心內容,對個人勞動合同起制約作用:
(3)集體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均衡.其基本上都是強調用人單位的義務,如為勞動者提供合法的勞動設施和勞動條件。
(4)集體合同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需要報送勞動行政部門登記、審查、備案方為有效。
(5)集體合同受到國家宏觀調控計劃的制約,就效力來說,集體合同效力高于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規定的職工個人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
(6)集體合同是一項勞動法律制度;(7)集體合同適用于各類不同所有制企業;
(8)集體合同的訂立,主要通過勞動關系雙方的代表或雙方的代表組織自行交涉解決;
(9)集體合同制度的運作十分靈活,沒有固定模式,并且經法定程序訂立的集體合同,對勞動關系雙方具有約束力;
(10)集體合同制度必須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勞動關系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
應用狀況
中國的集體合同制度實踐在《勞動法》頒布以來的十多年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94年底,全總抓住《勞動法》頒布的契機,及時提出了工會工作的總體思路,要求各級工會把簽訂集體合同作為工會工作的關鍵和突破口。自那時起,工會在集體合同普遍推進、工資等專項集體合同實施、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合同試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據全總統計,到2006年底,全國簽訂集體合同共86.2萬份,覆蓋企業153.8萬個,覆蓋職工1.1億人。但總的來看,集體合同制度在保障勞動者利益方面的作用還不是很顯著,距離勞動關系調整核心機制的作用要求還相去甚遠。很多集體合同文本的內容主要還是對現行勞動法律中有關勞動標準條款的簡單重復,在法定標準上的提高不多,對改進勞動者的利益實現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不少集體合同的條款主要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缺乏可執行性。集體協商大多處在企業級層面上,以企業集體合同為主,效力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工會自身的要約能力不強,集體合同實踐往往變成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進,與職工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離。而集體勞動合同爭議幾乎沒有發生過的事實,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集體合同的形式化。
當然了,集體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雙方都要依法遵守其中的規定,履行義務。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出讓土地自建房違法嗎
2021-01-16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22房屋拆遷補償該如何抉擇,可以要求在原有地段置換房屋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