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合同的變更
經濟合同的變更必須在合同的有效期內作出。雖已訂立但未生效,尚須有關部門批準的合同,不存在變更的問題。且當事人提出變更合同的內容,只能變更合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且變更的條款不得是影響當事人根本權利義務的條款。
經濟合同的變更有兩種情況:
1.變更合同主體。
經濟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對方同意的前提下將自己的合同中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這種變更,是在不變更經濟合同內容的情況下,變更經濟合同的主體。
2.經濟合同內容的變更。
即對經濟合同的內容進行增減、修改。包括合同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格、交貨期限、地點和方式等方面。合同內容變更后,合同主體依舊,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內容已發生改變。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通知債務人;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經債權人同意。
二、經濟合同的解除
經濟合同訂立后,一般不得因承辦人或法人代表的變動而變更或解除。如需解除經濟合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有效的合同關系。
合同的解除只適用于有效合同,無效合同無須解除,因為它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
2.必須有法定的解除權。
法定解除權是根據法律享有的解除權,法定理由一般有四點:一是由于不可抗力(如發生地震)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是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是當事人一方延遲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仍未履行;四是由于一方當事人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延遲履行債務,或嚴重違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3.必須有約定的解除權。
約定解除是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權。是經雙方協商后確立的,但其行使可由一方當事人進行。
4.必須行使解除權。
合同的解除權在解除原因發生時,合同并不當然終止,僅產生合同解除權,只有在享有解除權一方行使權利,合同關系才歸于消滅。
5.必須在合同的有效期內提出。
合同到期終止,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已結束,即已表明自動解除了合同,也就不必再行解除了。但合同的解除不同于合同的終止,合同可以因有效期屆滿、合同履行完畢、雙方協商同意以及依判決而終止。合同的解除是終止的原因之一。
三、經濟合同變更、解除的程序
1.提出經濟合同變更或解除的建議。
(1)當事人一方要求變更或解除經濟合同時,應書面提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建議,具體內容包括變更或解除的原因、理由和事實、賠償責任、事后處理事項等。
(2)建議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并將建議書送達對方當事人。若沒有發出通知或未能送達,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建議就無效。
2.對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建議給予答復。
一方接到對方建議后,應以書面形式作出答復,答復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答復須在規定期限內送達,如無要求答復期限的,按通常適用的期限答復,一般為15天。如在答復期內沒有答復,則視作同意對方變更合同的建議。
3.協商簽訂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議。
經當事人雙方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可達成書面形式的變更或解除合同協議。
對于涉及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產品或項目的合同,在簽訂變更或解除協議前,應報下達計劃的業務主管部門批準。
已經鑒證或公證的經濟合同,變更或解除合同的協議應送原鑒證或公證機關審查、備案。有保證單位的,應將協議送保證單位,并由其確定是否繼續保證。
4、依法可以單方面變更、解除合同的,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變更或解除。
四、經濟合同的終止
經濟合同的終止原因一般有下列幾種:
1.合同因履行而終止。
合同完全履行之后,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自然結束。為了避免糾紛,除同時履行、即時清結者外,應當辦理終止手續。
2.合同因抵銷而終止。
合同雙方當事人相互負有同種類的給付義務,用雙方的兩項合同義務相互抵銷來終止合同關系。合同因抵銷而終止的必備條件如下:
(1)所要抵銷的合同雙方當事人必須互為權利、義務人。
(2)雙方負有的義務是同種類的,即該義務是同一種類的給付。
(3)兩項義務都已到了履行期。
(4)抵銷不得與法律的規定或雙方的約定相抵觸。
(5)采用抵銷的方法終止合同的,要通過銀行劃撥結算。
3.合同因提存而終止。
提存,是合同中負有義務的一方,在義務到了履行期限,因對方的原因而無法履行或對方沒有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履行的,將無法履行的標的物交給有關單位,以此代替向權利一方的給付。提存后,義務人的義務即行解除,原來的權利義務關系即告終止。
4.合同因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而終止。合同雙方當事人通過協商一致,訂立新合同或通過協商一致終止合同。一般包括免除和更新兩種情況:
(1)免除,是合同的權利人自愿放棄自己的權利,免除義務人的義務。
(2)更新,是合同雙方以新的合同取代原來的合同。如更新后的合同屬無效合同,原合同仍具有法律效力。
5.合同因混同而終止。
合同雙方,即權利人和義務人混同為一人。如兩個合并成了一個單位。這樣權利人同時又是義務人,原權利義務便告終止。
6.合同因當事人死亡而終止。
一般而言,當事人的死亡并不必然導致合同終止,因為其權利與義務關系可由其繼承人承擔或轉讓他人。但是有嚴格人身性的合同關系,可隨當事人死亡而終止,因為人身關系不能轉讓或繼承。如,委托合同的受托人,出版合同的約稿人死亡時,其簽訂的合同也隨之而終止。
7.合同關系因約定的期限已滿而終止。
合同一般都規定有義務履行期或合同有效期,如合同的期限屆滿,無論義務是否履行,合同均告終止。
8.合同因法院或仲裁機關判決與裁決而終止。
當人民法院或仲裁機關處理合同糾紛時,對合同作出終止的判決和裁決,合同即告終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調解撤案條件是什么
2021-02-20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