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作為證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且這種缺陷或者年幼要達到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程度時,才能排除其證人資格,而是否達到了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程度,不能以個人主觀判斷,必須由專門人員的鑒定來確認。
證人必須有作證能力,對于證人的作證能力應當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一個人都有作證能力,如果要否定一個人的作證能力,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二)證人只能是自然人,單位或者組織出具的證明材料,只能以書證的形式出現,而不能以證人證言的形式出現。
(三)證人證言必須堅持個別化原則,即一人一證,利用座談會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為證人證言使用。
(四)證人的身份是由于他(們)對案件情況的感知在客觀上與案件之問形成了相應的證明關系所決定的,因此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證人不能由辦案人員隨意指定或更換。
證人必須親口陳述或親筆書寫證言,除辦案人員制作筆錄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這種不可替代性同時決定了證人作證的優先,即當訴訟中的證人身份形成以后,他(們)將不可以在訴訟中擔任偵查、檢察、審判人員及鑒定人、翻譯人員等。
(五)證人是指除了當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況并向公安司法機關陳述的人,因此“所有知道案情的人都是證人”的說法是錯誤的。
(六)見證人,是指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辦案人員要求對訴訟中的某些法律行為進行見證的人。
例如,對勘驗、搜查、扣押物證、書證的訴訟程序行為是否合法所進行的見證,由于這些證明行為不是針對案件事實而作,所以,見證人不是證人。
二、證人應該如何作證
(一)關于權利,證人應當享有以下的權利:
1、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提供證詞的權利,證人如不通曉當地的語言文字,有權要求法庭為其提供翻譯人員。
2、有要求宣讀、查詢、補充、更正自己證言筆錄的權利。
3、有獲得經濟補償或報酬的權利。
4、有請求人民法院保障其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權利。
5、享有特殊情況下的拒絕作證權,又稱拒絕證言權或證言特免權,即當證人有義務向法庭作證時,法律賦予證人中的一些人因特殊情況下的情形而享有法律免除其承擔作證義務的一種特殊的權利。
(二)證人應負的義務:
1、按通知的要求出庭的義務。
2、如實作證并回答質詢的義務,如實作證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證人必須如實提供證言,其二是不得隱匿事實。
3、有保守國家機密的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需要辦理傳喚手續嗎
2021-02-28行政機關強行劃撥罰款時多劃銀行存款怎樣索償
2021-01-30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第三者強制責任險賠償的歸責有哪些原則
2020-11-26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