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被告人代理詞
刑事案件代理詞是指律師接受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作為訴訟代理人在法庭辯論階段發表的代理意見。
第一百六十條規定:“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上述規定是制作、發表刑事案件代理詞的法律依據。
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最后陳述
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任何人不得剝奪,但也可以放棄。在該權利的性質上實際為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辯護權。該權利的行使主要是在刑事審判的最后階段,在刑事判決以前由刑事案件被告人在法庭上口頭或書面向法庭提出。最后陳述的內容不受限制,也沒有具體的規定范圍,主要是讓刑事案件被告人對被指控的罪行做最后的意見表達,為自己所被指控罪行進行認罪或替自己做無罪,罪輕或減輕罪責方面的表達以及辯護。
被害人的陳述代理詞
被害人陳述的概念
被害人陳述,是指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就自己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情況以及與案件有關的其他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被害人陳述的內容限于被害人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事實以及與案件相關的情況。被害人,包括公訴案件的被害人與自訴案件的自訴人,他們均為案件的當事人,因此,被害人在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陳述的過程中,不僅可能陳述其被侵害的事實以及與案件有關的情況,也有可能對案件的處理提出自己的訴訟主張和要求。但是,能夠作為證據使用只能是其被侵害的事實以及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對案件的處理提出自己的訴訟主張和要求是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
被害人陳述的特點
第一,被害人陳述可以直接地、形象地證明案件事實。被害人是直接遭受犯罪行為侵犯的人,對犯罪活動的過程了解得比較清楚。
第二,被害人陳述可能帶有明顯的傾向性。作為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被害人雖然對案件事實有著客觀、全面的了解,但被害人陳述并不總是客觀的、真實的。
無論是被害人還是被告都享有著屬于自己的權利,都是可以做一些陳述的,而被害人的陳述有時候可以對案件的定性和最終判決產生影響,是十分的重要的,如果您還要其他方面的法律咨詢,可以聯系花了我的專業律師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技巧
2021-02-26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績效獎金不發可以投訴嗎
2021-03-22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