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在法庭提出的證據叫什么
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在法庭出示的材料都叫證據。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證據有以下幾種。
(1)書證。凡是用文字、符號、圖畫在某一物體上表達人的思想,其內容可以證明待證事實的一部或全部的,稱為書證。
(2)物證。凡是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質量等證明待證事實的一部或全部的,稱為物證。
(3)視聽資料。凡是利用錄像、錄音磁帶反映出的圖像和音響,或以電腦儲存的資料來證明待證事實的證據,稱為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訴訟參加人以外的其他人知道本案的有關情況,應由人民法院傳喚,到庭所作的陳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書面陳述,稱為證人證言。
(5)當事人陳述。當事人在訴訟中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關于案件事實的敘述,稱為當事人陳述。
(6)鑒定結論。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某些專門性問題,指定具有專業知識的人進行鑒定,從而作出科學的分析,提出結論性的意見,稱為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人民法院審判人員為了查明案情,對與爭議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親自進行勘查檢驗,進行拍照、測量,將勘驗情況和結果制成筆錄,稱為勘驗筆錄。
直接證據主要有以下五種:
其一,當事人的陳述。
其二,能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人證言。
其三,能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書證。
其四,能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視聽資料。
其五,在特定情況下,能直接證明是誰實施了犯罪行為的物證。直接證據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關系是直接的,一旦收集到確鑿的直接證據,案件的主要事實便可得到證明。
因此,在司法和執法實踐中,要重視直接證據的收集和運用,充分發揮其對案件主要事實的直接證明作用以便迅速、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提高訴訟的效率。
什么是證據保全
證據保全是指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法院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對證據加以固定和保護的制度。
證據保全措施,一般是法院根據申請人申請采取的。但在法院認為必要時,也可以由法院依職權主動采取證據保全措施。
民訴法第81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采取保全措施。此即為證據保全。證據保全的的方法有三種:一是向證人進行詢問調查,取得證人證言。二是對文書、物品進行拍照、錄相、抄寫、復制等。三是對證據進行鑒定或勘驗。
被告在法庭提出的證據不確定是否能夠被法院認可并運用,可以找律霸網律師來幫助你詢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承包土地互換合同怎么寫
2021-02-11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有房子沒戶口的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23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