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情形: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
(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
(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
(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
(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
(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前款情形,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或者視聽資料或者通過雙向視聽傳輸技術手段作證。
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
1.對到庭證人證言的質詢
A.證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B.證人的主觀能力。如理解力、記憶力、表達能力、感覺能力等。
C.證人的基本情況。
D.證人證言的來源及合法性
E.證人感知案件事實時的環境和條件。證人是否受到欺騙、引誘、指使、賄賂、收買、威協等行為的干預。
F.證言的內容及要證明的問題。
G.證人前后的證言是否矛盾。
H.證言與其他證據的相互印證及其因果關系。
2.對證人證詞的質證,即是對法庭上宣讀的未到庭的證人證言的質證
A.證詞形成的時間、地點和環境
B.證詞的來源。是證人耳聞目睹的事實,還是聽別人傳說的。
C.證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
D.證人的基本情況
E.證人的主觀能力。如理解力、記憶力、表達能力、感覺能力等。
F.證詞的內容及要證明的問題。
G.證詞的真偽。
H.證詞與其他證據的相互印證及其因果關系。
I.證人未能出庭的原因。
J.必要時,要求當庭質證,或提出不可信的意見。
K.證人與事故處理結果有無利害關系。
注意證人與案件和當事人的關系,尤其是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更要通過查明他作證的思想動機來判斷其證言的可靠性,對于與案件或當事人沒有利害關系的證人,主要是審查證人提供證據的準確程度,例如考慮案件發生時證人所處的周圍環境如何,辨別是非的能力,記憶力情況以及再度重述的能力怎樣等等。
L.證人的覺悟高低、思想品質好壞等也是影響證人證言真實性的重要因素。
3.注意的問題
A.對宣讀的證詞有疑問的,一定要親自辨認。
B.證人未出庭的原因不屬于法定情形的,則可向法庭表示要求證人出庭作證,否則,不認可該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偵查的程序
2021-02-20高危作業中經營者減輕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新婚姻法中重婚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9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