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
作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的范圍不僅包括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還應當包括近姻親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之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當事人的近親屬作為訴訟代理人。關于近親屬的范圍,我國現行法律、司法解釋從不同的立法目的出發,存在著不同的規定:
1.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第六項之規定,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該條規定的近親屬的范圍相對較小。
2.民法通則規定的近親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十二條規定,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該條規定的近親屬的范圍,只包括了配偶、三代以內直系親屬和最親近的旁系親屬。這個范圍比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法定繼承人之第一順序和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的范圍稍大。
3.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這個范圍是目前最為廣泛的。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其回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近親屬關系的;(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本規定所稱近親屬,包括與審判人員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親屬。
本解釋起草過程中,多數意見提出,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對訴訟代理人修改主要體現兩個原則:一是滿足當事人的法律服務需求,方便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二是有利于規范訴訟制度,抑制非法有償代理行為。《92年意見》關于近親屬范圍的規定過于狹窄,尤其是在未成年人訴訟案件中,近親屬范圍過窄,使得為未成年人指定其親屬擔任代理人的工作增加困難。作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的范圍相對民事實體法中的近親屬的范圍應當有所擴大,建議不僅包括配偶、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還應當包括近姻親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為此,本解釋對可以被委托為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范圍作了適當擴張,明確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觀點二
作為訴訟代理人的工作人員必須是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關系的職工。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本解釋起草過程中,有意見提出,實踐中經常出現一些當事人將本不屬于其工作人員的公民,通過出具虛假的證明(在授權委托書中注明其為本單位工作人員),得以委托該公民參加訴訟。對方當事人對該訴訟代理人身份提出異議的,一些法院對此審查的標準不統一,容易引起爭議。為此,本條規定,只有那些“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職工”才能夠以當事人工作人員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關于“合法勞動人事關系”證明材料,訴訟代理人應當提交委托人單位介紹信、本人身份證、上崗證或工作證等身份證明,也可以是勞動合同、工資表、社會保險資料等證明材料,以證實自己與委托單位的關系。
觀點三
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限制性條件。
關于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的,是否需要明確該社會團體與被代理人、被推薦公民、代理事務之間應當具有特定的聯系?本解釋起草過程中,經廣泛征求意見,多數意見認為,從有利于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行使、規范法律服務市場、提高訴訟效率出發,應當對社會團體推薦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條件作出限制性規定。理解本條規定,應當注意掌握以下幾點:
1.關于社會團體自身條件。社會團體應當屬于依法登記設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記設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該項規定系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和第三條作出,當無爭議。
2.關于被代理人與社會團體之間的關系。本條規定,被代理人應當屬于該社會團體的成員,或者當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社會團體由一定數量的成員組成。《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成立社會團體,應當有五十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三十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五十個。對于非成員當事人請求社會團體推薦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本規定要求,當事人一方住所地應當位于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即只要案件任何一方當事人(并非限于被代理人)處于該社會團體的活動地域的,就符合該項條件。如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經國務院批準可以免予登記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對其所屬成員單位以及外國企業組織提供法律服務是其主要工作職能之一。外國企業組織并非其成員單位,也不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活動地域(中國境內)設立,但只要案件對方當事人(如國內企業)的住所地位于其活動地域(中國境內),該外國企業組織就可以委托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推薦的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
關于社會團體活動地域的審查標準,《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七條將其劃分為全國性的社會團體、地方性的社會團體、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該條例第十條還規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準確反映其特征。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準,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3.關于代理事務與社會團體的關系。本解釋規定,代理事務應當屬于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要求,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載明其業務范圍。實踐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社會團體章程來判斷代理事務是否屬于該社會團體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之內。
4.關于被推薦的公民與該社會團體之間的關系。本解釋規定,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或者與該社會團體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工作人員。之所以規定被推薦的公民是該社會團體的負責人,是因為我國某些社會團體的負責人多為其上級行業部門的負責人兼任,而該負責人往往與該社會團體不存在勞動人事關系。
5.關于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推薦專利代理人參加專利糾紛案件的問題。《專利代理條例》已經對專利代理人代理專利糾紛案件作出了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知識產權審判中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法〔2012〕317號)已經對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推薦專利代理人參加專利糾紛案件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本解釋在此予以轉引。
觀點四
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應提交的證明材料。
1.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該項規定當無爭議。2007年律師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有權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托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會見在押或者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不被監聽。”本條參照律師法規定作出了律師在擔任民事訴訟代理人應當提交材料的規定。
2.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于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關于“當事人一方位于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是根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作出的。該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持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當事人的委托書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同意,可以向他人調查、收集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證據材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查閱有關的案卷或者庭審材料。
關于當事人中的一方必須位于本轄區內的規定。對此,《司法部關于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的批復》(司復〔2002〕12號)規定,根據《鄉鎮法律服務業務工作細則》第二十四條第四項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位于本轄區內,是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民事、經濟、行政案件應當具備的條件之一。因此,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不能代理當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轄區內的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案件。
3.當事人的近親屬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托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與委托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可以到村委會、居委會、派出所申請開具。
4.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于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5.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支票背書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
2021-01-0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企業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該不該交增值稅
2021-02-11寧波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