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調解有哪些方式
1、雙方調解。即法院召集雙方當事人面對面進行調解,是調解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具體是先由原告(或被告)提出調解方案及理由,再由被告(或原告)提出協商意見,經不斷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調解成功。雙方調解適用于大部分民事案件的調解,對具有一定文化素養、法律意識,比較通情達理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間有一定感情、交情、友情基礎的效果更好。
2、單方調解。即由法院分別與當事人做工作,以取得雙方一致意見,是雙方調解方式的補充。具體是由法官通過談話、信函、電話、以及其他現代化通訊等方式分別征詢當事人調解方案,反饋對方當事人意見,提出自己看法和意見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單方調解適用于當事人居住異地,或者之間有一定對立情緒或隔核的案件。
3、三方調解。即法院邀請雙方當事人以外的有關人員協助調解,是雙方調解方式的擴大。具體是法院在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時,邀請與當事人有一定關系或身份的人員參加做當事人工作,協助法院進行調解。三方調解適用某些當事人不能自主決定,即俗稱“不當家不作主”的,或者當事人的思想需要開導以及需要施加一定社會壓力、影響才能調成的案件。
調解的方法
調解的方法多種多樣,筆者根據審判實踐歸納出以下部分方法:
1、中庸法。即折衷解決的方法。引起民事糾紛的產生的雙方當事人通常均有一定過錯,或者與雙方當事人有一定關聯,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讓當事人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往往比較容易接受,雙方都會認為自己是勝訴者,不需要承擔敗訴的結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2、正義法。即以法律和傳統道德為標準進行調解。引導當事人用法律具體規定和傳統道德規范作為對照標準,來判斷自己的行為的是非,并據此明確責任,既能保護合法者的權益,又能讓違法者心服口服。
3、價值法。即以經濟價值為目的進行調解。在當事人對多個調解方案舉棋不定、糾纏不清時,引導當事人在考慮取舍的問題上注重實在的結果,即以追求經濟價值的大小為目標,不要在其他事情上過于計較。
4、效率法。即以快速解決糾紛為目的進行調解。在當事人為調解方案中的給付標的大小爭執不下時,引導當事人從解決速度上考慮取舍。如縮短給付期限,一次性給付,當場兌現等,能使僵持的矛盾順利得到解決。
5、情感法。即利用當事人之間的感情基礎進行調解。部分民事案件當事人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系,啟發他們回憶過去,戀在以往的交情、友情、感情的份上,積極做調解工作,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感動法。即法官用真情去感動當事人促成調解。承辦法官為當事人著想,不厭其煩地反復做工作,同時力所能及地為當事人設身處地的解決某些實際困難,往往能讓當事人深受感動,接受法官的調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偵和經偵哪個嚴重
2020-12-22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租用房屋固定資產嗎
2021-02-26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家庭冷暴力的原因有哪些
2021-02-21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